央广网首页|新闻中心

习近平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长征再出发】会师

夏末,腊子口两侧的山崖上,枝叶翠绿,骄阳映照。立于峡谷之中,一线青天下,腊子河河水奔涌;百丈悬崖外,崇山峻岭逶迤。[详细]

【长征路上的爱与诗】会师之夜

红军长征中有过八次会师。其中,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的会师,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它标志着万里长征终于取得了胜利! [详细]

【记者再走长征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组抵达长征胜利会师地甘肃会宁

历时近70天,行程超3万里,“我们重新再出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组”6月11日从江西于都出发,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重庆、云南...[详细]

【长征路上的爱与诗】一本字典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纪念馆里展出了一本《康熙字典》,它最初的主人是陈昌浩。[详细]

【新长征再出发】曙光

南北走向的六盘山绵延起伏,雄踞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详细]

【长征路上的爱与诗】“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诗词中著名诗句。诗词中的六盘山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详细]

【长征路上的爱与诗】草地记忆

对于每一个走出四川松潘大草地的红军战士来说,最痛苦的不是缺吃少穿,也不是遍地水草泥潭,而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倒在自己身边,再也没有起来……[详细]

红军故事在固原口口相传

1935年10月,毛泽东、张闻天等率中央红军进入宁夏,自10月5日进入西吉到10月9日兵出彭阳,在固原历时五天四夜,留下了百姓口口相传的动人故事。[详细]

燃烧革命激情的时代音符(现场评论我在长征路上(20))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年轻的解说员唱起《黄安谣》,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峥嵘岁月;在诞生红四方面军的七里坪长胜街,年过七旬的老人唱...[详细]

【长征路上的爱与诗】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是当年中央红军在漫漫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是藏语的音译,是又高又陡的意思。当地流传的歌谣说,“要想爬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就连追缴红军的蒋介石...[详细]

延伸阅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

联系我们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央广网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央广网新闻微信公众号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央广网介绍 版权所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