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边城记

2019-07-08 17:11:00来源:央广网

  在中国状如雄鸡的版图上,湖南位于腹部中心,“邻居”六位——江西“老表”从北到南都紧挨着,到了正南端,江西让位广东,广东又拉上了广西;到了湘西边线,接壤的是西部省市贵州、重庆;从湘西北开始,从高峻山系过渡到平原、大江大湖,通透流畅的湘北敞开胸襟,湖南、湖北“两兄弟”拉起手来。在4000多公里的省际边线上,散落着许多隐秘的风景和人事,能够让最富有浪漫气质的人也叹为观止。

  初夏的长沙,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湘西作家蔡测海聊天,他说起他的家乡桂塘——一个位于湖南、湖北、重庆交界处的山窝窝,有一次他陪一位北京朋友到桂塘采风,碰到一位八十多岁的当地老太太,于是发生了以下对话:

  老太太:你们从哪儿来啊?

  北京朋友:我们从北京来。

  老太太(认真脸):我的孙女也在北京工作,北京那个地方好是挺好,就是太偏远了呀。

  北京朋友:……

  不知道为什么,当蔡测海先生复述这个场景的时候,这位桂塘老太太淡定而笃定的神情马上就能活灵活现浮现在我眼前,这是独属于边城(广义上的)的气质,自古以来,地理上的阻隔,政治、文化、交通、资源的边缘化,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形成一套非常独特的历史观和自成体系的生活哲学。何为中心?为何边缘?当我们开始此行采访,或许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能否放弃偏见和刻板印象,打破二元对立的单一视角,比如先进与落后、城市与乡村。

  在我们走到的这些地方,很多向我们袒露了它们的凋败与落寞:桂塘二厅岩古寨的老戏台早已坍塌,道坑古村落已几近荒村……但是地方的文化、精神依然顽强地在民间延续下来,一种对地方传统的自觉认同,发自内心对一方水土的热爱,在平凡生活中保持的韧劲和兴致盎然。

  比如,我们采访的写作者王爱,一个有点腼腆、但对话间绝对不肯对“套路”就范的姑娘。她既不是“全村的希望”,也不算“小镇青年逆袭样本”,在农村的年轻人涌进城市的时候,她选择逆流而行,从城市一步步返回乡野,并将回到出生地视为终极梦想;又比如热心于公共文化建设的石匠彭贤忠,天真、倔强、勤奋,故事也有一箩筐,堪称“桂塘版唐吉诃德”;还有坚守在荒村里种韩国晚秀梨的彭飞,在白浪街用心经营的小老板们……

  真正打动我们的,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可以无视地域的偏僻以及具体生活的窘迫,保持着一份独属于乡间的自由、舒展,造出了自己的王国。

  当然,这次采访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倒逼我们去思考、去开拓不同于传统报道的思维方式和写法,有可能成功了,失败了,万事开头难,但至少走过、写过、尝试过。从策划到落地,到采访……不知不觉,时间也从初夏走到了盛夏,采访组的足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行将结束的时候,回想这有焦虑也有快乐、有收获也有遗憾的一个月,想起一个故事:

  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叫钱镠的乱世英雄,不解风情,却写了一封信给江南的爱人:“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他的意思是,小路上的花都开了,回来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走,欣赏啊。(记者姜文婧)

编辑: 张乔

边城记

到了湘西边线,接壤的是西部省市贵州、重庆;从湘西北开始,从高峻山系过渡到平原、大江大湖,通透流畅的湘北敞开胸襟,湖南、湖北“两兄弟”拉起手来。在4000多公里的省际边线上,散落着许多隐秘的风景和人事,能够让最富有浪漫气质的人也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