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央广网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共和国追梦人》。70年来,我们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谱写出华丽的时代篇章;栉风沐雨,砥砺歌行,我们与祖国共同成长,一起筑梦、追梦、圆梦。本期追梦故事--《耄耋老人麻凤山驱赶黄沙的30年》。  

  

 

本期主播:王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

  春日,午后,日头正好。驱车一路驶向沙坡头,一株株沙枣树、一束束花棒顽强地挺立在一片片沙地上,随着起伏的沙丘绵延遍野,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卫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的南端,濒临黄河,是呈阶梯状分布的格状新月形沙丘链。60多年前,植被稀疏,人烟稀少,冬春两季“风沙四起云沈沈”的天气,更让周边地区饱受沙尘暴之苦。

  60多年后,风沙肆虐的沙坡头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成了日益热络的旅游胜地,周边的村庄再也不用惧怕沙漠的侵蚀。改变得益于中卫多年来与沙漠斗争的决心与努力。而“功劳簿”上,少不了老一辈治沙人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了,就再没舍得离开。干了30多年治沙工作,人在中卫,情在中卫,根也扎在了中卫。”近日,记者找寻到和沙漠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治沙老人——麻凤山。这位81岁的老人,曾亲身经历过几代人与沙漠顽强抗争的岁月。

  1956年,在设计勘察包兰铁路时,决定铁路线从沙坡头的流沙中穿过。为了保护路基不被流沙掩埋,中科院在沙坡头建立了治沙研究站,从事防沙治沙的研究。

  当年麻凤山18岁,在中科院工作的他接到一纸调令,离开北京到中卫沙坡头治沙研究站工作。从此,麻凤山踏上了治沙之路,开始创造一个“向沙漠进军”的绿色奇迹,直到1986年退休。

  “在荒滩上,没有房子,我们就住工棚和没有屋顶的破庙,吃高粱面‘就’着沙子,点煤油灯,过了十几年没有电的日子。”老麻回忆曾经的场景,沙里没有路,没有车,寸步难行,盖房用的砖,种树用的水、草等,都是靠人肩挑背扛的方式送进去的。每天早早起床,背上水和草,一路跋涉。等到了沙坡头,整个人已累得筋疲力尽。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老麻义务看守、保护、研究治沙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

  “为了找出最有效的麦草方格模式,我们沙坡头的治沙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试验了不同边长的麦草方格,还分别尝试过条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但最终证明还是正方形效果最好。”老麻告诉记者,治沙站的技术人员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不仅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等工程固沙措施,同时利用沙丘湿沙层中的2%~3%的含水量,试种成功柠条、花棒、沙拐、沙蒿等12种植物。先是地衣、蕨类,然后是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开始更替,在埋下麦草方格的土地上,自然慢慢铺展开了绿色的画卷。

  “以水攻沙、条条分割;以林固沙,块块占领;固身削顶,前拉后挡;麦障固沙,格内植树;乔灌草结合,多树种混交。”在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工作中,沙坡头研究站的治沙人试验成功了一整套治沙防沙的系统经验和理论,成为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培训的典型,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最高嘉奖,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风吹沙打的时光,伴着艰辛劳作的汗水渗入黄沙,换来的是漫山遍野张扬的绿色。一把铁锹、一捆麦草,一代代人的持之以恒,硬生生地把绿洲扎在沙漠面前,把风沙挡在门外。不知不觉,埋头治沙的“老麻们”,染绿了荒漠。(报送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网信办 作者:冯博睿)

  主播介绍

 

  王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播音员、主持人。曾担任《习近平与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天地通话”》、《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以及期间记者会、《中共十九大中共中央新一届常委见面会》、《两会总理记者会》、《APEC北京峰会》等数十场现场直播的主持人。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其中,H5系列产品《王小艺的朋友圈》获得中国新闻奖新媒体作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