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介绍,下一步,基础研究要在国家科技全局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让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左右。

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正如没有发现牛顿三大定律,人类就不可能登上月球,重大科研成果无一不是踩在基础研究的“巨人肩膀”上取得的。但是,基础研究区别于“应用研究”,不重短期应用,而重在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不能快速转化为日常工作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有效”成果,常常被人们“冷眼看待”,面临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社会支持力度不足等许多问题。在许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常常在“坐冷板凳”,缺少能够心无旁骛、长期深耕基础理论的人才和队伍。

我国要在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上走得稳、走得远,必须补好“基础研究”的短板。“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比重加大,2019年首次超过6%,2020年预计达到6.16%,“十四五”期间将争取占比达到8%左右。投入的持续升高为基础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底气和信心,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着眼国家长期目标的基础研究要把“冷板凳”坐热,还需要配套鼓励研究人员甘于寂寞付出更多耐心的机制保障。基础研究难度大、花费高、周期长,需要持续不断的国家投入,也需要广大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搞研究,更需要改革基础研究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支持方式,打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目标,绝不能急功近利。(央广网评论员 李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