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的北京,全城都在等待一场大雨的到来。

  倒不是说期望暴雨来临,而是早在11日,市民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收到提醒。北京也启动了一系列预警机制:倡议居家办公、涉山涉水景区关闭、部分公交停运,排水集团按照特级防汛响应,所有水厂及泵站人员全部在岗。

  不过,12日,不少市民早上出门,没赶上预期中的“暴雨”,中午虽有一波“急雨”,持续时间不长,也没有达到暴雨级别。于是,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调侃,“与实际的降雨相比,这次的预警是不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事实上,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肯定是准备越充分越好,尤其是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无论是关闭景区,还是实行弹性工作制等,这些精细的决策与北京对防汛的重视是密切相关的。毕竟现在还处在防疫与防汛的关键期,北京作为首都,更要防止多种风险叠加,要有底线思维。

  应对险情,预警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握预警尺度。对于城市来说,汛期最大的压力就是应对和防范城市内涝、积水。从此次应对来看,北京市防汛的目标很明确,一个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个是保证城市运行的安全。实现这两个目标,需要精细地去谋划每一步。于是我们看到,这次暴雨应对的过程中,北京最主要的策略是一个“早”字。早研判、早预警、早提醒、早部署。及早地转移了危险地区的民众,同时封闭了山洪沟道,关闭了涉山涉水景区,也停工了在施工的工地。这些总体措施的采取,可以帮助一个城市更好、也更有信心地应对这场雨情。而从实际效果来说,我们也看到一个超大型城市在多年经验的积累下,如今应对这样的险情更加沉着,也更加自如。毕竟,未雨绸缪,灾害预警宜早不宜迟;人命关天,容不得一丝侥幸与懈怠。(央广网评论员 孙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