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经济攻坚十问|为什么要建设数字中国?

2018-03-13 12:4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马文静) “数字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从“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技术创新为数字中国提供支撑,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提速降费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数字中国成为我国未来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十二月的讲话中就提到:“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为何数字中国建设被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数字中国建设成效几何?未来还需如何发力?今年两会期间,央广网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共话数字中国的现在与未来。

  提效率促创新 数字中国建设成效渐显

  “数字化将是全球竞争的一个主战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董小英向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美国、德国等诸多发达经济体正在加速数字化进程,数字化生态、工业4.0、工业互联网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董小英指出,实现数字化连接以后,产业运行效率会大幅提升,成本会大幅下降。同时,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将产生许多创新空间,带动全社会创新效率的提升。

  识大势者谋大事。近年来,中国加速推进数字化进程,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一系列行动在制造业、服务业、政府、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迅速推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72.5%,4G用户近10亿,渗透率达70%,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国建成125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关键领域取得突破,部分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改变着中国民众的生活。截至去年10月底,我国网络零售额超过5.5万亿元,同比增长34%;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150万亿元,居全球首位;网约车日均订单数超2500万,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超3亿。估值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达58家,数量居全球第二位。

  麦肯锡去年底发布的报告指出,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已经实现了净出口,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

  提速降费+5G 基础设施建设再迈进

  “要想富,先修路”,数字化建设也是如此。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数字中国落地的先决条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等。

  “提速提的是企业竞争力,降费降的是社会总成本。”工信部部长苗圩一句话道出了提速降费的目的所在,提速降费将为更多企业带来发展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的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对此也颇有感触:“信息通讯业降低部分成本有助于促进国内的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也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果把4G比作‘修路’,5G既要‘修路’更要‘造城’。”在全国人大代表郑杰看来,5G可以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将移动通信能力从消费级向工业级延伸,从而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如今,我国5G建设已经取得领先优势。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目前我国5G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预计今年底5G产品将达到预商用水平。

  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正推动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步伐快速前进。

  破障碍、建标准 配套措施亟待落地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数字化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肩负重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发展壮大新动能”时强调,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近40%,有超过30%的制造业企业实现网络化协同,超过20%的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数字化生产潜力巨大。董小英表示,过去10年中国出现了很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消费级互联网,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工业互联网、行业专业互联网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以能源行业的数字化改造为例指出,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可以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效率。

  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主流。董小英在走访广东家电制造企业时,已经感受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潜力。“一方面,制造业正在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加速转型,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成果已经显现。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也在寻求逆向整合制造业的路径和方法,试图在需求与供给之间实现精准对接,把供给与消费不匹配的问题解决,从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董小英说。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则提醒,“数字经济的范畴非常多,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但这些都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否则就不能产生价值。”

  那么,如何使数字中国建设更好的与实体经济融合?数字中国的建成还需从何处发力?

  在代表和专家看来,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过程中,数据标准无法统一、数据割裂引发“数据孤岛”等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智能家居,好多企业都在做,但是现在还没有成立行业的标准化制定委员会,企业好不容易搞出了数据,做成了智能硬件接口,但是彼此之间不能兼容、连通。”董小英说。

  全国人大代表张近东认为,应建立全国性的跨地域、跨行业的能够面向整个社会开放的数据共享平台。“数据不能割裂,更不能垄断,而要成为全社会的共享资源,简单地说,大数据也要‘改革开放’。”

  此外,张近东建议展开数据领域的立法工作,加快数据采集、开放、共享、安全、使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立法,建立数据标准、界定数据边界,确实有效地建立数据领域的法制基础。

编辑: 王丹蕾

中国经济攻坚十问|为什么要建设数字中国?

“数字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从“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技术创新为数字中国提供支撑,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提速降费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数字中国成为我国未来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