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张国立、单霁翔等齐聚博鳌文化之夜 共话文化传承

2018-04-10 09:5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博鳌4月1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 马文静) 科技的爆炸,对人文精神是机遇还是阻碍?人文精神该以何种姿态和未来相处?世界人文历史中的开放精神对今天有什么启示?在4月9日晚的博鳌文化之夜上,著名演员张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历史学者张宏杰等人,就以上话题各抒己见、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文化发展离不开传承,文化之夜开场,五位来自陕西渭南的皮影艺人为现场的中外嘉宾表演了一出精彩的传统皮影戏,获得满堂掌声。皮影戏又称高台戏,作为陕西的传统技艺,最辉煌时期,渭南地区约有48个表演班子,每个班子平均5人,每个县大概有400多人从事皮影表演,每人至少可以表演200-300出大戏。

  

张国立与皮影表演艺人 孙冰洁 摄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作为一项古老的艺术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衰落的命运,传统曲艺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中后继乏人,如今渭南地区只剩下3个专业的皮影表演班子,全部人数不足20人,如今登台表演的老人们平均年龄已在70岁以上。

  面对濒临失传的皮影表演技艺,张国立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近年来他在拍戏之余经常前往渭南,向老艺人从头学习皮影表演艺术,从做皮影开始,到登台表演,就是为了能让皮影为更多人所熟知。“不看高台戏不知礼仪”。张国立认为,走街串巷的皮影艺人曾通过这种形式让百姓在戏文中懂得了孝和礼,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作用不可忽视。为此,他在现场呼吁,希望现代人能在“刷手机”之余能够停一停,关注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要遗失了自己的根。

  被称为“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一袭布衣出现在现场,他向大家分享了故宫近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作的一系列动作,并表示,归根结底,故宫的一系列动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文物活起来。

  “展千年瑰宝之翅,入百姓生活。走文化精品之路,让时代生光。他用新颖的文化创意沟通古今,让有生命的文物翱翔,让沉睡千年的宝藏熠熠生光。” 这是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单霁翔的颁奖词,也是对他多年付出的生动总结。

  从1925年算起,单霁翔是故宫博物院的第6任“掌门人”。

  和历任故宫“掌门人”一样,单霁翔始终有一种使命感,那就是让故宫的文脉得以传承下去。

  2012年单霁翔接掌故宫,这一年故宫参观人数突破了1500万人次,成为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年参观人次超千万的博物馆。

  节假日,人山人海,参观故宫只能看见人的后脑勺。这应该是一个博物馆应有的表情吗?单霁翔在反思后尝试通过数字化传播故宫文化,把故宫更好地展现给世人。

  在单霁翔的带领下,故宫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在全国的博物馆里率先把180多万件文物藏品全部在网上公布,人们通过网上能查阅到故宫博物院任何一件藏品的信息。我们组织强大的团队,用高清摄像手段把藏品的信息、古建筑信息摄像后放入网站和微信。故宫博物院用3年的时间建成了数字故宫社区,这个平台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最强大的一个数字平台。”单霁翔的话中满带自信。

  在他看来,让游览故宫的观众受到感染和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我最感动的是,那么多人来看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让古老的故宫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也是一种挑战。”心态开放的单霁翔满是闯劲,并把这种闯劲融入故宫文创产品开发中。

  “过去介绍故宫时经常自豪地说一些数字,其实我们今天认识到,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些文物资源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让文物说话,与时代对话,这才是博物馆应该有的担当和责任。”单霁翔说。

编辑: 王丹蕾

张国立、单霁翔等齐聚博鳌文化之夜 共话文化传承

科技的爆炸,对人文精神是机遇还是阻碍?人文精神该以何种姿态和未来相处?世界人文历史中的开放精神对今天有什么启示?在4月9日晚的博鳌文化之夜上,著名演员张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历史学者张宏杰等人,就以上话题各抒己见、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