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食品谣言超九成来自微信、微博

2018-07-20 22:0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梁爽 王晶)“食品谣言超九成来自微信、微博。”日前,《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正式发布,数据分析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二者以超过90%的传播量成为传播食品谣言的主要渠道。

  《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联合发布。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7月,在数据库中积累的谣言及辟谣数据已超过5万条,其中,2017年与食品谣言相关的信息达1.7万余条。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联合首批地方食药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启动仪式。

  小视频成为食品谣言传播主要形式 水果、肉等成谣言重灾区

  根据2017年食品谣言十大热词显示,与食品谣言相关的“紫菜”“肉松”“大米”“金沙河面条”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主要涉及“添加剂”“防腐剂”等敏感成分以及“有毒”“致癌”等刺激性语言。一旦食品与这些化学物质有联系,就会触碰公众的敏感神经。

  报告指出,小视频已经成为食品谣言传播的主要形式。通过小视频传播后,可视化的制作过程也让谣言的可信度大大提升。谣言传播者将多个谣言视频混合剪辑在一起,用“绚丽”的视频画面误导公众。

  另外,水果、肉及肉制品、水及水制品、米、面成为食品谣言的重灾区。数据显示,以上食品的相关谣言在食品谣言占比近7成,其中,水果类以占比19%位于第一,肉及肉制品占16%,水产及其制品占14%,米面粮油占13%,蔬菜占10%。

  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认为,谣言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根据1947年美国学者研究出来的经典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人们看中饮食的安全性,因此食品安全谣言要真正做到破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很重要。

  胡正荣告诉记者,破除谣言,搭建一个智能的全媒体服务平台至关重要。当信息实现数字化,然后通过网络连接到用户,再通过智能化的场景将确定的信息传达出来的时候,就可以有效地治理谣言的产生。

  “季节谣”、“跨地域传播”为谣言四起“再造势”

  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和食品行业企业对谣言的舆情应对意识和处置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针对制造及散播谣言者,相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4人,行政拘留60人,追究经济赔偿责任4人,禁言1人。

  为什么在下重拳的同时,还有食品谣言“春风吹又生”?报告称,“季节谣”在食品谣言传播中较为突出。每当时令食品大量上市时,有关的谣言就会死灰复燃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造谣者在通过“旧谣新翻”把以往出现过的谣言进行“掐头去尾”、“添油加醋”、“改头换面”、“信息模糊化”等处理,等到“特定的”“合适的”时间放出谣言,误导公众。

  同时,食品谣言常引发跨地域跟热点的情形,导致谣言传播“此起彼伏”。在东部沿海城市食品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报告称,例如“棉花肉松”事件起于广西,紧接着安徽、浙江、山东、苏州等地纷纷有人效仿,“肉松饼洗出棉花”的实验在各地“推陈出新”,导致“棉花肉松”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接连爆发。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主任黄果坦言,根治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源头,阻断传播,然而在网络食品安全谣言找到源头是非常难的事情,很多都是你加工我加工他加工,全网阻断难度更大。

  “由此,应从治理谣言转化成防、治谣言共同发力,而且应该形成防治谣言的生态系统。”黄果认为,现亟需更好的方法提高权威声音和食品信息的可获得性,降低消费者与公众获得这些信息的门槛。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社会合力打“组合拳”

  如何让真相跑赢造谣?打好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的“组合拳”成为关键。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明珠表示,确保食品安全,严惩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下重拳出狠招,还需要企业、协会、学会、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等共同推进,织密食品安全的防控网,全力构建科学化的治理模式。

  报告中同样指出,目前,多方联动合力治理谣言的局面正在形成。2017年以来,治理谣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政府及监管部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治行动等手段,推进治理工作;行业协会、大众媒体等通过正面辟谣、侧面科普等形式加入到对抗谣言的工作中。

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西瓜打针”测试,破除注水西瓜谣言。

  此外,报告称,当事企业应勇担第一主体责任,主动发声,及时辟谣。对此,伊利集团副总裁陈福泉表示赞同,他表示,企业应增加与消费者的日常沟通,以乳业为例,把各个生产环节的信息灌输给消费者,当人们知道了产品是什么生产出来的时候,即使谣言出现,也会自己分辨了。

  报告发布当天,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联合首批地方食药监管部门在会上启动了“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希望各方能够借助‘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这个平台,探索综合运用法律、道德、教育、传播、科技等手段,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方面拿出新招式、打出‘组合拳’,让真相跑赢谣言。”活动现场,王明珠这样说到。

编辑: 申明宽

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食品谣言超九成来自微信、微博

“食品谣言超九成来自微信、微博。”日前,《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正式发布,数据分析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二者以超过90%的传播量成为传播食品谣言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