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奋斗的中国人】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从戎”半个世纪的“文装解放军”

2018-08-15 15:20:00来源:央广网

 

 

  视频制作:黄一博 李帅 荆宇琦

  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记者高艺宁)在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家中,珍藏着许多张照片。从新中国领导人的首席德语翻译,到外交部西欧司司长,到担任9年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再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这些照片记录了梅兆荣半个多世纪的外交生涯中最为珍贵的时刻。

  “我是新中国一手培养,在党的教育和老一代革命家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在实际工作的磨炼中,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外交战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梅兆荣这样评价自己。他常说,外交不是一般谋生的职业,它是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献身的崇高事业。

  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外交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梅兆荣与每一代外交工作者一道,铺就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

  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接受记者专访。(央广网记者 石昊鑫 摄)

  从“一句德语都不会”到领导人首席德语翻译

  1950年,梅兆荣还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娃。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中,梅兆荣响应祖国号召,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朴素感情,报名参加了军事干部学校。“那个时候我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着‘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便踏上了革命征途。”

  梅兆荣那时候没想到,立志从军的他,兜兜转转,变成了“文装的解放军”。在北外学习3年英语后,1953年,19岁的梅兆荣获得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派留学德国的宝贵机会。

  临行前,梅兆荣和同批留学东欧的学生们一起,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欢送会。“当时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副主席给我们讲话,原话我记不太清了,但归结成一句话:牢记使命,学成归来,为国服务。”

  那个时候,外交工作在梅兆荣心中还只是一个模糊印象,但他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是跟外交事业结合在一起了。

  1953年,梅兆荣获得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派留学德国的宝贵机会。(资料图)

  “刚到德国的时候,我对德语一窍不通,一个字母都不会。上文学课时,更是一句话也听不懂。”梅兆荣还记得在德国的第一年,学习德语就像婴儿牙牙学语般困难。整整三年,他每天挑灯夜读,不敢有丝毫松懈。

  1956年,梅兆荣被选到中国驻东德(民主德国)大使馆做翻译。为弥补先天不足,梅兆荣在工作之余拼命自学。走在马路上,哪怕只是看到一句标语,他都要尝试用中文翻译出来。即使在看电影时,梅兆荣也没有片刻放松。“经常有人看到我像发疯似地一直点头,嘴皮子不停在动,实际上我在尝试根据电影情境,模拟同声传译。”

  1959年1月,东德一个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梅兆荣第一次有了给毛泽东做翻译的机会。“那时候我的心里直打鼓,从来没给中央领导做过翻译,更何况是毛主席,不可想象!怕完不成任务,担不起责任。”

  毛主席说话言简意赅,他的湖南口音更为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记得毛主席在讲话中提到‘反右斗争’,引用了成语‘引蛇出洞’。我当时一下愣住了,但很快反应过来,根据字面意思翻译成了‘把蛇从洞里引出来,然后再打’,基本符合原意。”

  用梅兆荣的话说,那一次他是“涉险过关”,但也正是从那时起,梅兆荣开始逐渐被确定为副总理级以上领导人的首席德语翻译。

  梅兆荣向记者介绍为中央领导人做翻译的经历。(央广网记者 石昊鑫 摄 )

  唯一见证柏林墙建立和倒塌的中国外交官

  多年的驻德经历中,梅兆荣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70年代初,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西德(联邦德国)同苏联东欧关系逐步正常化,为中德(联邦德国)建交创造了有利条件。1972年8月12日,我驻东德(民主德国)使馆收到外交部指示:授权王殊为中德(联邦德国)谈判全权代表;调派外交官梅兆荣从东柏林赴波恩,协助谈判事宜。

  为了避免外来干扰,一切准备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8月17日上午,梅兆荣偕机要员和报务员,携400斤重的电台设备,乘一辆小面包车悄悄驶入西柏林机场。此时,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出现了,他年过半百,拄着一根“文明棍”,头带礼帽,手拿一份《每日镜报》,看起来十分神秘。这位绅士模样的老人正是德国外交部礼宾司使团科科长伦茨,看到梅兆荣手里也拿着一份《每日镜报》,这才与梅兆荣一行“接上了头”。

  抵达波恩当天,报务员买了几根竹竿,在屋顶上架起天线,傍晚成功同北京接通联络。机要员在阁楼里支起了黑布小帐篷,便于起草密电和译电,防止窃照。次日,历时一个多月的中德(联邦德国)建交谈判开始了。

  “支持德国统一是我们的一贯立场,这在所有大国中,中国是独此一家。联邦德国也从未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这为中德(联邦德国)建交奠定了重要基础。”梅兆荣告诉记者。

  1972年,梅兆荣(左二)参加中德(联邦德国)建交谈判。(资料图)

  梅兆荣是唯一见证了柏林墙建立和倒塌的中国外交官。1961年,柏林墙开建时,梅兆荣在中国驻东德使馆工作;1989年柏林墙倒塌时,他正好任中国驻西德大使。他也由此从中国驻西德最后一任大使,成为德国统一后的首任中国驻德大使。

  1989年,迫于国内外百姓压力,东德内部做出决定,将有序开放东西柏林边界。11月9日下午,大柏林市委书记沙博夫斯基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突然有人给他递了一个条子,他拿起来直接宣布:我们决定要开放柏林墙。

  现场顿时骚动了起来。有记者问,什么时候开放?他没有多想,回答:现在就开始吧。

  一席话随即通过广播和电视直播了出去。东德百姓听后,立刻拼命往边境跑去,场面一下子不可收拾。“严格地说,柏林墙不是自己倒塌的,而是被推倒的。”梅兆荣说,柏林墙的倒塌,意味着东西德的统一不可阻挡,德国统一也成为欧洲局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作为外交官,必须要有担当!”

  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等方面迥然不同,中德两国间出现矛盾和分歧在所难免。在梅兆荣担任中国驻德大使的9年里,经历了诸多惊心动魄的时刻。他也凭着坚定的政治定力、卓越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沉着应对了中德关系中一系列突发事件和严峻挑战。

  1992年底至1993年初,梅兆荣为阻止“德国售台十艘潜艇”向德国政府进行了严正交涉,并对德国政经界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首先从法理上跟他们斗,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为分裂出去的台湾提供武器,这一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海峡两岸和平,更破坏了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在经济上,我们也施压,如果向台湾出售武器,将失去广阔的中国市场。我们还明确表示,不仅将对卖潜艇的船厂进行制裁,所有德国企业也会跟着‘遭殃’。此外,德国公开宣布的不向争议地区提供武器的既定政策,也就不可信了。我们进一步指出,中国一贯支持德国统一,你们如果过河拆桥,在实现自己国家统一后分裂中国,中国人民将绝不接受!”

  经过三个月的严正交涉和法理斗争,最终,德国联邦安全委员会做出原则性决定,不允许向台湾出售任何武器,这一决定长期有效。“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外交官来说,领土主权、国家统一、国家安全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可触动,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加以维护。”梅兆荣说。

  梅兆荣任驻德国大使期间的工作场景。(资料图)

  “我们不是来听你们民主说教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2009年,梅兆荣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用德语临场发表的一段讲话,这番话赢得了现场包括德国听众的热烈掌声。

  这是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面对德方违反议程,让不同政见者登台发表反华言论的不当行为,梅兆荣当机立断,带头离开现场表示抗议。最终,书展主办方按我方要求进行了公开道歉。

  “那个时候,我坐在第一排,人家当着面贬低你,欺负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做一点表态,像什么话?!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外交官,必须要有担当!”

  “周总理说,外交官是‘文装的解放军’,也要随时为‘打仗’做准备。”在梅兆荣看来,外交工作是复杂尖锐的斗争,是为国家、为人民利益献身的崇高事业,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把生命献给党的事业

  在公众眼中,外交官是国家形象的代表,然而,在光鲜的表象下,外交工作的艰苦却远超常人想象。在国外,外交官不仅要随时面对各种困境,忍受常年漂泊在外的孤独,即使在国内,随时遇到突发状况,也要立刻离开家。

  “外交使命责任重于泰山。”梅兆荣坦言,有时没法顾忌太多,就把家庭抛在了身后。在早期通信工具不发达的时候,梅兆荣同父母的联系只能靠信使队送信,一个季度只能发一次,一封信寄出,大概要三个月才能送到。

  “现在普通外交官一年半可以回国一次,我们最初去的那时候,五年才能回来一次。”直到1958年底,梅兆荣才有了第一次回国休假的机会,而距离他离开家,已有8年时间。“回来的时候,我家乡话也不会讲了,回到家里,小妹妹已经8岁了,从没见过我,一看见我就哭了,以为是陌生人。”

  2004年4月,梅兆荣获德国联邦总统授予的“星级大十字勋章”。(资料图)

  任驻德大使期间,梅兆荣的一天通常是从早晨7点开始的,到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们使馆那时有100多号人,作为使馆的‘当家人’,各部门的要事都要向我请示。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精神高度紧张,要做各种应对准备。”梅兆荣告诉记者,作为前线的“哨兵”,外交官要时刻关注情况变化,及时向国内报告,提出有效建议。“中央有指示,就要全力以赴贯彻落实,不分白天黑夜,把事情干完才算数。”

  无数艰难的时刻,打磨出了外交官的坚毅品格。“入党誓词里说,要准备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的事业。有了这种精神准备,再多困难也能挺得住。”梅兆荣说。

  梅兆荣向记者介绍外交官不为人知的“甘苦”。(央广网记者 石昊鑫 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探索之路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百废待兴,与国外相比,“落后”是一顶“长期脱不掉的帽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梅兆荣跟随中央高级政府代表团,到西欧五国考察,借鉴先进发展经验。

  “在德国,我们看到莱茵河上的车船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而当时相当于莱茵河18倍水量的长江,利用率却只有2%。”考察期间,梅兆荣看到,在丹麦,一年农产品的收入可以养活全国人口两年;在资源贫困的瑞士,靠着手表等精密机械生意,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外的发展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中国要改革,要开放,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值得国人自豪!”回顾过去,梅兆荣不禁感叹。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国外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强。中国正从努力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跟跑者,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贡献者和推动者。“一带一路”倡议、“16+1合作”,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正逐渐改变世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中欧关系更为密切。中欧班列的开通,让包括德国在内的14个沿线欧洲国家,感受到了大实惠。“未来中欧关系发展前景巨大。相信通过努力,欧洲国家可以成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稳定的合作伙伴。”

  回望过去,改革开放为中国外交事业带来了腾飞。展望未来,梅兆荣认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是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但开放也不能一步到位,必须根据中国国情一步一个脚印来进行。”

编辑: 王丹蕾

【奋斗的中国人】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从戎”半个世纪的“文装解放军”

在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家中,珍藏着许多张照片。从新中国领导人的首席德语翻译,到外交部西欧司司长,到担任9年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再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这些照片记录了梅兆荣半个多世纪的外交生涯中,最为珍贵的时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