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王晶 高艺宁)“中国在非洲部分地区的棉花支援项目,为农民提供资金和技术,而种出来的棉花回收,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作为长期专注于中非合作研究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审安春英于今年7月前往塞内加尔参加中非扶贫思想研讨会,她对央广网记者表示,很多非洲基层研究员认为,中国的减贫思想和经验,让如今受制于贫困的非洲看到了希望。
“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围绕着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今后中非合作努力的方向等,多位专家学者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非关系从“休戚与共”到“更加紧密”,改善民生是中非民间交流的共同诉求,要强调对非援助措施的普惠性,要向基层迈进,走稳做实,这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所在。
在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专家正在向当地人讲解葡萄种植技术。(资料图来源于人民日报)
民意沟通——
中国影视剧非洲“吸粉” 人文交流合作成热点
“从中国的电视剧里,我们对你们穿什么、吃什么、怎么找工作、处朋友,甚至吵架,通通都感兴趣。”
“如果不是《奋斗》,我还以为中国人人会武术,都能像武侠片里那样飞来飞去。”
“《媳妇的美好时代》里那样的婆媳关系,我们这儿也有!”
……
这是包括《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内的中国电视剧在非洲热播后,当地人民对中国、对中国人、对中国影视剧的印象一瞥。《西游记》、《北京遇上西雅图》……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剧、电影和纪录片,以当地语言的版本走进非洲的千家万户。“如今的中非民间的交流,早已不限于经济往来。”外交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告诉记者,中国影视剧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漂洋过海,让非洲民众对中国增进认识和了解。
而目前,中非媒体间也探索共同策划选题、联采联播的合作模式,打造了一批广受中非人民欢迎的优秀节目。“中国正在非洲实行‘万村通’项目,将为非洲1万个村落接入数字电视信号,25个非洲国家的1万多个村子通上电视。”在此前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前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许镜湖曾表示,这个项目很快将实施完毕,为当地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也会给非洲国家人民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实际上,“万村通”项目的实施和电视剧在非洲带来的“华流”,只是中非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人文交流合作正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热点和亮点。目前,中非已实施了200多个人文合作项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非洲中心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舒展谈到,目前中非虽已在国家、高校层面建立了一些人文交流机制,但还需进一步深入到民众中,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合作,宜建设一些面向大众的寓教于乐的中外文化交流示范区。
民间投资——
三大转变 提高中非经贸合作“含金量”
当前,非洲工业化进程在加速推进,在制造业、农业、能源资源等领域急需外来投资,急需适合本国发展阶段的产业产能。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少优势产业产能将转移到海外发展,民营经济贡献越来越大。”近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烽坦言,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已具备较强的投资能力、良好的管理经验,而这恰恰是非洲工业化所欠缺的。
埃塞俄比亚员工在安泰时装有限公司车间学习裁剪技术。(资料图来源于新华社)
一组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表明,2016年以来,中非贸易额累计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非洲稳居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
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对非投资的主力军,同时民营企业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对非投资的新生力量。李新烽告诉记者,如今中非经贸合作正面临三大转变:一是从政府指导向市场运作转型,二是从商品贸易转为产能合作升级,三是从工程承包向投资运营迈进。
他特别提到,从工程承包向投资运营迈进迈出的关键一步,是中国的标准、技术走向并融入非洲,“这比我们原来将整体工程承包,赚一些承包费相比,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李新烽认为,这是中非关系转型升级的一个鲜明特征。另外,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应有长远眼光,要注重发挥非洲国家的主观能动性,“中非合作项目在非洲落地,一定要有非洲人的积极参与。”
非洲俗语说,送朋友一条鱼,不如教会他织网。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长徐伟忠看来,通过民间投资,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非洲的内生增长能力。中方还帮助非洲人搞非洲制造,帮助他们把原料变成产品,在整个非洲市场上销售,并出口欧洲和美国市场。
“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地不光有Made in China,也会有Made in Africa。”前外交部非洲司司长程涛这样说道。
民生合作——
从“输血”到“造血” 中非减贫合作实现转型升级
全球一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非洲,而在非洲,每5个人当中就有1人在挨饿。
“南非有一个单亲妈妈,一人抚养好几个孩子,没有生活来源。在参加中国公司跟其所在地区合作的蘑菇种植项目后,她获得了种蘑菇的经验,解决了孩子吃饭、上学等问题,摆脱了贫困。”许镜湖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七八亿人口脱离了贫困。中国乐于跟非洲国家分享脱贫经验。
目前,中国对非洲的帮扶从过去以“输血”为主向,逐渐转变为非洲“造血”。
“中国扶贫思想经验与非洲减贫计划对接后,中非间减贫合作可以说实现了转型、提速和升级。”安春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莫桑比克的水稻项目,在坦桑尼亚的玉米项目……都涉及到百姓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这些项目惠及百姓,惠及民生,虽然看着小,但实际上解决的问题并不小。”
未来,中非减贫合作的项目会继续走进贫困群体中间,在非打造一批中国式扶贫方案国际化下的非洲案例。安春英特别提到,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免费早餐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加餐项目,如今也已走进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实际上,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已经形成了三大合力,共同推动中国在非的减贫合作。”
中国安徽省第六批援南苏丹医疗队与当地医生(援非医疗队 供图)
与此同时,中国也十分注重对非减贫专业人才的培养,这让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向京感受良多。“目前中国已为非洲52个国家提供减贫专员2000多名,3000余家在非中资企业为当地直接创造了10万余个就业岗位。”他谈到,如今的减贫惠民合作领域相当广泛,已融入到产业、设施、贸易、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行动中。
据官方数据显示,自2015年年底以来,中国还在非洲实施了20多个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和能力建设学院项目,截至2018年底,将在非洲本地为非方培训20多万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在华培训超过4万名非方官员和技术人员;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国还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员1500人次,诊治患者约46万人次。
李新锋的想法与陈向京的不谋而合,下一步发展中非关系的着力点就是要让中非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强调对非援助措施的普惠性,向基层迈进。”李新锋告诉记者,这种合作正在成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的新亮点。
民间友好——
“引进来”“走出去” 中非要合力讲好中非合作的故事
《另类“走出去”:中国研究生乌干达培训油气技术工》、《总台驻非记者:故交如真金 百炼不回色》、《 南苏丹医院里的一张“中国医生”名片》……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最美中非故事通过多种传播方式被世界所熟知,而中非民间交往也日趋热络,非洲人民来中国留学、经商,深入到北京的胡同,去学习筷子的用法,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
“试图了解对方文化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在安春英看来,如今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已进入到了深化夯实的新阶段。“这就要求中非合作不仅要轰轰烈烈,还要有‘实’,真正把两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安春英说道。
8月31日,来自非洲的圆明园志愿者在一起合影。(资料图来源于新华社)
随着中非交流的不断深入,居住在中国和非洲这两块相隔万里地区的人们拥有了更多亲密接触的机会。如今的中国民众,已经不满足于只在电视屏幕上观赏非洲大地浩浩荡荡的迁徙场景,越来越多的国人希望走进非洲。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中非双向旅游人数已逼近200万人次大关。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民心相通。”舒展认为,目前,中非对彼此民众的了解还不够,应加强人文交流的密度和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一个真实的非洲、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推动中非合作行稳致远。
截至目前,中非之间也已建立133对友好城市关系。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中方为非洲提供了4万3千个来华培训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