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看守所教导员武伟:守护高墙内的安全 安抚犯错者的灵魂

2018-09-18 20: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乌兰察布9月18日消息(记者陈锐海 通讯员倪卫平这是一个“封闭”的场所铁门、铁窗、高墙、电网,昭示着森严与庄重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学员”年龄不一、性格各异这里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看守所

  在这个戒备森严的院落里,36岁教导员武伟就像一个守夜人。他以青春做沃土,以责任为“养分”,扎根并坚守在高墙之内,守护着这里的安全与稳定,陪伴和教育每一位曾经犯下错误的人,并成了察右后公安分局先进个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武伟2007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看守所教导员。(资料图)

  高墙之内也有一片天地

  2015年4月7日,武伟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青春在哪里都可以闪光。”这时,他转换成为一名看守民警刚满三个月。

  刚来看守所,武伟觉得天天看守在押人员,不破案、不抓捕罪犯,和自己以前的岗位比,多多少少失去了点人民警察为老百姓做事的初衷。看守所所长韩智看穿了他的心思,主动和他谈话,聊人生、谈理想。

  “你是个当过兵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想想,拯救一个犯错的人和抓捕一个罪犯,哪个更难,哪个不都是有价值”一番聊天后,武伟心中豁然开朗,高墙之内也有一片天地,只要努力奋斗,同样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此后,他细心观察老看守所老民警的一言一行,并把他们的工作经验反复揣摩,记到工作日志上,大家常常称赞他的《工作日志》是看守所的“活档案”。副所长张守玉“非法学专业的他,从零开始,愣是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刑法、刑诉法等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成了大家公认的‘法律顾问’。他还自学了《犯罪心理学》,掌握了与在押人员沟通、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武能人”和“维修工”

  看守所戒备森严每一道门都安装了指纹门禁系统,出入要求非常严格。“严禁将手机带入监区”的提示语赫然醒目值班民警经常提醒来访者:未经许可,严禁拍照,监区内也不可随意走动;收押、提审、会见等每个环节,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人人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

  2015年,因旧看守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突出,新所应需初步建设完成。武伟刚被任命为看守所教导员就面临着搬迁新所的千头万绪,由于监管场所的特殊性,有许多不适应羁押条件急需改造的地方,如果雇佣社会人员改造则会给监管场所带来安全隐患

  得知这一难题,武伟主动请缨他以前和自己父亲学过一些维修车辆时的技术活,再找个帮手保证能完成新所改造任务。为了早日完工,武伟把工作起始定在每天早晨五点,困了靠在墙根儿打个盹儿,渴了喝口凉水提提神,常常连续工作到深夜夜深人静的时候,偌大的监区只有电动工具吱吱呀呀的响声和焊接时发出的弧光土黄色的工衣布满了切割床板飞起的黄色木屑,不说话旁人根本分不清楚是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两个月,武伟和另一名工人就完成了全部监室床铺的改造任务。

  “我们大家私下都叫他‘武能人’。”韩智所长不由赞叹道,“他还针对工程安装的监室照明灯具存在缺陷,把十二个监室的照明灯具更换为LED照明灯具;把监区所有的玻璃都粘贴了安全膜,对所有监室的门窗加装了防护网,消除了悬挂点带来的安全隐患。感觉武伟身上永远有使不完的劲,也从不和我们诉苦抱怨。

  2017年6月,武伟和同事们在办案区自行设计完成了办案区门禁安装和监区医疗室改扩建工作。为了及时快捷解决设备维护问题,武伟在下班之余学习网络、电路维护,看守所监区探头多达好几百个,网线铺设的像蜘蛛网,在日常的运行中故障不断,无论白天黑夜出现哪一次故障,武伟都会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维护,渐渐的,又一个绰号“维修工”在战友们当中传开了。

   

在看守所里,武伟由于擅长维修被称为“武能人”。(资料图)

  鼓励,或许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尽责,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武伟的一致评价。

  在押人员群体特殊,情况复杂,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现自杀自残事故。武伟深知看守所地方不大,责任却重大只要是他值班,除了做在押人员的思想工作,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在巡视。别人几年穿不坏的皮鞋,他半年就会把鞋跟磨去一大块。同事和他开玩笑说:“你一年在监区走的路就能绕地球走半圈。”

  察右后旗看守所总共有26名民警,实行24小时轮班工作制,每个班5人。节假日期间是纠纷的高发期,每天都会有许多新进的在押人员,从在押人员的身体状况到思想状态,他们都要细致地去了解。很多在押人员在等待审判结果期间压力很大,他们就要一遍又一遍地做工作。

  看守所民警就是这样,什么都得管。对别人来说是过节,对我们来说是过关啊!”武伟说,“在看守所,也会羁押一些涉嫌犯罪刚满16周岁的孩子,我常告诉这些孩子,不要自暴自弃,既然已经犯了错,来到了看守所,就要学会在特殊的环境中成长。这些孩子是因为一时冲动犯了错,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在他们最失落的时候给他们一些鼓励,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2017年3月,42岁的察右后旗籍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羁押在察右后旗看守所张某觉得自己会被判处死刑,所以干脆不服从管教民警,对其他在押人员总是恶言相向,不能相处……

  武伟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接近张某,为他打热水、端饭,并与他谈心,及时化解其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天气渐渐转凉,武伟主动联系张某家人,将每季度的衣服及时送到他手里在聊天时,又得知张某有一孩子,思念甚笃,武伟又专门赶去老家录制了孩子对爸爸说话的视频,并将孩子照片打印出来送到他的手中……

  渐渐的,张某的心稳定了下来,积极服从看守所的管理。2018年1月,张某被送往呼和浩特第一监狱时,紧紧握着武伟的手,说道:“谢谢您为我做的一切,武管教,珍重!”

  尽责也“不尽责”

  不尽责,也是家人和孩子对武伟的一致评价。武伟的女儿还不到9岁,每次生病了需要送医院,武伟总是连着多上几个班,才带孩子去看病。因为他觉得他请假了,其他人就得替他顶班,这样不合适。

  走进武伟的办公室,房间里没有妻子孩子的照片,而尽是电焊机、气泵、射钉枪以及切、割和打磨一类的维修工具。妻子埋怨他:和维修工具在一块比和自己都亲。

  2017年大年初一,武伟和妻子准备给岳父岳母拜年,一个电话就让武伟赶去看守所原来看守所的烘暖锅炉出渣机出现了故障,导致不能出渣制约着供暖武伟二话不说,戴上手套就开始掏出渣机内的所有湿煤渣时值“逢九年”妻子为他换上了崭新的逢九年新衣服,等到维修好之后,全身的新衣服都和煤渣一个色儿,分辨不出红袜子黑皮鞋。回到家中,妻子是既心疼也埋怨。

  谈起每个节假日都不能陪伴家人,武伟歉疚地说,每年快到过年的时候,妻子都是带着孩子到娘家去,家里的年货置办、人情往来、走亲访友什么的,也全部扔给妻子打理。“一开始,家人有些怨言,后来慢慢地也习惯了,反倒更加体谅我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很热爱看守所警察这份职业,我深知,自穿上警服的那一天,就意味着奉献。我在这里工作很愉快,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了维护一方平安,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苦点累点忙点,值了!”

编辑: 郅怡婧

看守所教导员武伟:守护高墙内的安全 安抚犯错者的灵魂

这是一个“封闭”的场所,铁门、铁窗、高墙、电网,昭示着森严与庄重。这又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学员”年龄不一、性格各异。这里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看守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