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创新中国】中关村创业大街董事长姚宏波:咖啡会凉,但创新永不会凉

2018-10-24 10:4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记者孙冰洁 实习记者徐峤)下午三点左右,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W咖啡馆内,陆陆续续坐满了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创业者们聚集在此,激荡创意,带着各自的想法、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期待着将梦想孵化为现实。

  在全长只有220米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两侧,像这样的咖啡馆有大大小小数十家。从2015年创业大街开街以来,创业咖啡就成了这条大街上的一条别样的风景线。

  作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管理者,从1992年来这里工作,姚宏波前前后后在这条街上走了近30年。30年里,他目睹这里由最初的商业街变为海淀图书城再到如今飘散着咖啡香的创业大街,从外观上看,这条街早已不复当初模样,但在他眼里始终没变的是这里涌动的创新因子。

  

  10月23日,来自韩国的创业团队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参观。 (实习记者 徐峤 摄)

  商业街变身创业大街

  10月下旬,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还能看到道路两侧树立的“双创”标语。就在一周前,这里刚刚举办完“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每一天,都有从各地赶来的创业团队、个人来到这条街上,寻求经验、碰撞想法,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这里已经成为全国创新园区的一个“地标”。

  而在二十几年前,姚宏波刚到中关村工作时,这里还只是一条普通的商业街。

  “当时这儿是海淀镇一个商圈的中心,居民、百姓生活都是以这儿为核心来购物支撑这种商业服务。那个时候新老商业混杂,原来的百货、零售、修理,还有一些摊贩,还有菜市场都在这条街的沿线周围。”

  姚宏波指着创业大街南门入口处的一栋建筑,向记者回忆初来此地时的情形。在他的记忆里,早期的大街商铺林立、小贩混杂,充满着市井气息与一种野蛮生长的无序,但在混乱中又滋长着一股生命力,一种难以描述的生命力。

  

10月17日,姚宏波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接受央广记者采访。(实习记者 徐峤 摄)

  彼时,与创业大街只隔几百米的中关村大街一号,还没有如今的高楼大厦,但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无疑是北京城西最热闹的商区之一。1980年10月23日,在中科院物理所一间小小的平房仓库里,陈春先创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为我国内地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此后,一批科技人员冲破体制机制束缚,从中关村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走出来,“下海”创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年的“电子一条街”已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而原本的商业街,也在经历了从海淀图书城到创业大街的转变后,与其一道成为中关村最具创新活力的标志。

  姚宏波认为,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动力,使中关村的人才优势集中释放,创新创业汇成大潮大势。

  创新高地的“破与立”

  2011年底,几名刚毕业的年轻人,来到高校与科研院所林立的中关村,想在这里找一个工作室,让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能够有一个交流的公共场合,最后他们将地址选在了海淀图书城南门入口处的一家餐馆,并起名为车库咖啡,自此拉开了大街新一轮升级改造的序幕。彼时,电商兴起,对传统的图书销售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北京市政府正酝酿对海淀图书城进行新一轮改造。车库咖啡的入驻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觉得这种形式挺好,可以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创新高地。”姚宏波和团队于是计划引进更多的创客空间,以创业咖啡的形式做成品牌。如今已是创业大街“地标”的3W咖啡,就是一个由互联网圈人士众筹建立的咖啡馆,它不仅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平台,也辐射金融等诸多领域的创业者。

  “我们打造的是一个科技企业的发源地、创业人才聚集地。”2015年9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在全国兴起,在这样的氛围下,36氪、黑马会、联想之星等创业团队相继入驻。“它不断聚集了众多的创业者,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与各个企业、创业服务机构之间也发生了快速的互动融合,这个速度是超过我们想象的。”姚宏波说。

  姚宏波认为大街上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的创业团队,在于“破与立”。“不拔苗助长,以服务做支撑。”破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陋习,通过改革提升效率。以企业注册为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设有专门的会客厅,简化程序。将所有的政务服务集成到一两个窗口,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并在全国推广。

  创新的基因不会凉

  在经历了最初的高速发展之后,近两年的创业大街变得“低调”了许多,与此同时,资本也经历了一轮寒冬,因此也有人质疑:中关村的创业咖啡是不是凉了?

  面对质疑,姚宏波显得颇为轻松。他笑言,自己耳边从没断过这种声音。在他看来,科技创新始终是中关村的核心动力,创新不止,也就不会凉。”

  

10月23日,一名从外地赶来的创业者在创业大街寻找同路人。 (实习记者 徐峤 摄)

  最近几年,中关村创业大街将重心放在两个字上:升级。“包括最初入驻创业大街的这些机构,3W、黑马会等,模式已经远远突破当时它最开始创立时的那种简单服务模式,变成了一个个丰满的机构。”姚宏波说。

  黑马、36氪……在这些初创公司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创业大街也在扩大自己的海外“朋友圈”。以创业大街运营公司自身来说,2014年最初成立时只有12个人,如今已扩大到在70多人,其中有近10名的外籍人员,以及有多年海外从业经验的海归群体。

  “英特尔实验室这些国际大企业,从2014年就开始主动来合作,现在做实验室升级版。”姚宏波认为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的入驻从侧面反映了创业大街目前的定位:越来越像一条起连接作用的纽带,一头是急于将技术落地的创业团队,另一头则是需要克服传统发展路径的大型企业。

  与此同时,创业大街的工作内容也在进行新一轮创新。2016年,“会客厅”由线下移植到线上;同年10月,成立了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盟,把产业资源对接到双创平台上。姚宏波告诉记者,今年刚落幕的中关村创新创业周,吸引了沃尔玛、英特尔等巨头前来中关村寻找新圈子,在参展企业中,外国企业占了1/3。

  “原来只是提供空间,你来孵化,我帮你办证,通过4年的升级,这些来参与到这个平台的创业者人群也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具备核心技术能力了。这是通过4年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姚宏波告诉记者升级后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如今聚集的机构早已不止最初的45家,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造,这里已形成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区。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w咖啡店内,依然人来人往,新一代的创业者在这里崛起,而“创业大街”的概念,也早已突破地理的界限,向北边的上地,乃至全国各地辐射。

  从上一代人的“下海潮”到当代青年的“双创”大潮,40年过去了,老一辈的创业者已人到中年,但新的力量还在滋长,中关村的发展也已跃入新轨道;中关村的新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编辑: 田甜

【创新中国】中关村创业大街董事长姚宏波:咖啡会凉,但创新永不会凉

下午三点左右,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W咖啡馆内,陆陆续续坐满了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创业者们聚集在此,激荡创意,带着各自的想法、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期待着将梦想孵化为现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