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习近平为何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2018-11-06 12:34:00来源:央广网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央广网上海11月6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时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场合,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开放永不止步

  习近平为何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看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对外开放,是对我国基本国策长期性、连续性和连贯性的宣誓。

  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开放带来要素互通与增长活力的释放。数据显示,40年来,货物进出口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1978年到2017年,按人民币计价,我国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提高到27.8万亿元,增长782倍,年均增速达18.6%。其中,进口总额从187亿元提高到12.5万亿元,增长664倍,年均增速为18.1%。

  “4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升。”谈到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表示,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中国的发展也必须靠开放。“开放不仅使中国受益,对于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杨长湧指出,在本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回应了各方面对中国开放的关切,打消一些人对“中国开放步伐是否放缓”的疑虑,重申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的讲话中,习近平突出强调要开放、要合作、要共赢,反对封闭、反对保护、反对独占的立场和观点,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运用这一历史规律,但不能阻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规律发挥作用。

  杨长湧对此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也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增添强大信心和动力,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依然疲弱,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宣布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将给国际社会提振信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内心一直深深认同,只有全球化发展、只有不同禀赋的国家间更紧密合作,才能让全世界不断进步。这一定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逆的过程。”谈及聆听习近平开幕式讲话和参展的感受,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向记者表示,此次进博会的召开,是向全球表明了中国要继续坚定全球化、坚定开放、坚定融入世界的决心。

  “开放和未来应该是一脉相通的、一以贯之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表示,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按照既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按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长期地、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在新的起点上,新时代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从而使我国的开放性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大举措进一步扩大开放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在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几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未来开放举措与行动给国际社会吃了一颗定心丸,指出进口博览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考虑。同时,提出要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可见,中国开放的大门的确是越开越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说。

  习近平表示,将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未来中国进口市场规模的预期让人产生巨大想像空间,这是一块让世界各国企业垂涎的巨大发展蛋糕。”李俊说。

  “这将为跨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本届进博会参展商、达能全球副总裁帕斯卡尔·德彼得里尼(Pascal De Petrini)对此感慨,“感谢进博会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搭建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实现更为开放的全球经济。”

  “习近平主席此次重点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明确具体,内容丰富,措施得力,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决心很大,信心很足。”储祥银告诉记者,通过这些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将有利于中国市场的开放,也可促进中国在海关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度的完善,对于开放型经济制度和体系建设,也将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大扩大开放举措可以看出,未来中国的开放平台将会更高。”杨长湧提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是扩大进口的最高层次平台。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增设新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也将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同时,我国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增强对境外优质商品、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未来的开放环境也将更优。

  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乐高集团首席执行官倪志伟(Niels B. Christiansen)听完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后深受鼓舞。倪志伟表示,习近平主席对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定承诺,也为我们对继续投资中国市场带来更大的信心。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扩大开放举措,其核心还是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在李钢看来,这些举措中包括进一步削减关税、提升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的制度性成本等自由化的解读,都是在为未来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做努力。

  “激发进口潜力”升华主动扩大进口的战略意义

  扩大进口,不仅是中国出于发展自身经济的考量,还包含了积极推进全球化,为世界经济谋福利的美好意愿。习近平曾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主动扩大进口的重要战略意义。

  2014年1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明确表示:“要在稳定出口市场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此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一项是“主动扩大进口”,强调“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魏浩看来,此次习近平主席提出“激发进口潜力”,将进一步升华主动扩大进口的战略意义,从“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发展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表明中国扩大进口的根本目的不是出于缩小贸易顺差,而是出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与贸易伙伴国共同发展的考虑。

  “习近平主席强调把‘激发进口潜力’作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首要举措,从促进消费的角度看,可谓切中释放消费潜力的要害。”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也认为,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在我国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期,世界格局正在巨变,世界上部分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发展外部环境恶化,消费在保持就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升,激发进口潜力有利于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扩大中高端消费规模,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5-20个百分点,2010年为48.5%,为近些年来的最低点,2017年为53.6%,近7年年均增加约0.7个百分点,按此计算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可持续至少20年。即使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可持续10年左右。“与世界消费率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消费率偏低,提升空间大,由此看来,‘激发进口潜力’举措的可持续性较强。”董超说。

  他同时认为,这一举措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合理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进口,有利于丰富国内消费选择,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更好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编辑: 田甜

习近平为何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时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