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企业搭台 非遗唱戏 “老”文化如何走向“新”市场?

2018-12-12 10:0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记者梁爽)高亢洪亮的羌族山歌对唱,热情洋溢的哈尼族铓鼓舞,原生态非遗曲目彝族山歌《歌唱丰收年》表演……这些从泥土中生长出来,口耳相传,世代延续的旋律和身姿,近日在北京市五棵松华熙LIVE时代美术馆精彩呈现,让众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穿越古今的魅力。

 

  12月10日在华熙LIVE时代美术馆,哈尼族小伙子为人们跳起热情洋溢的铓鼓舞。(活动方供图)

  非遗保护和非遗这个概念,从一个陌生的名词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中国的非遗开始投入更多热情。传统文化艺术如何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非遗传承如何解决“后继无人”的困境?这些问题越来越被人关注。

  “与其资助非遗传承人,不如让他们本身值钱。”总导演王刚已经主持筹办“云中”系列公益活动三年,该活动主要通过挖掘带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项目和传承人,为传统文化传承人搭建舞台,走向市场,同时向社会展示许多不为人知或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瑰宝。

  目前,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并不乐观。“我们去固原调研时发现,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在那里会跳这个舞的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也有52岁,很快就面临消亡的局面。”王刚称,传统技艺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城市工作、生活,因此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也就渐渐失去青年一代的传承。

 原生态非遗曲目彝族山歌《歌唱丰收年》12月10日在华熙LIVE时代美术馆上演。(活动方供图)

  如何让非遗“活下来”?非遗不是“化石遗产”,需要挖掘非遗传承的市场潜力。王刚表示,很多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处在深山草原中,受限于交通和其他因素难以被大众熟知,不论哪个民族,非遗都是这个民族传承下来的精神堡垒,这个不仅不该失去,同时还要被赋予新的活力,要注重“走出去”,让非遗文化面向大众,走向市场。

  “例如满族的歌舞,如果在深山中没有人观看就会慢慢消亡,但是现在配上声光电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就会吸引更多的人,甚至可以卖票盈利,那这些传承人也可以尝到市场的红利。”王刚表示,通过现代化的包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可原生态艺术,未来当小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不在成为难题,甚至可以推广开来。

  企业搭台,非遗唱戏。目前,“云中”系列从2011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云中牧歌、云中山歌、云中藏歌、云中蜀歌、云中滇歌、云中儿歌、云中渔歌七届艺术展览和活动,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走访、采风、留存视频资料等方式,挖掘遗落和隐藏在中国各地的民间文化宝藏,经过重新整理和编排,让这些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和推广,以此推动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与对话,促成传统民间艺术向当代性转化。

羌族小伙为大家唱起高亢洪亮的羌族山歌。(活动方供图)

  传统文化结合当代艺术,为非遗赋予新的市场。因为传统技艺和口头传统和表达本身包含着复杂的记忆程序,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目遗失严重,并且传统音乐和民间文学、古典史诗需要表演者大多通过口口相传流传经典,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王刚称,他们会找专业的音乐老师对这些音乐谱曲,然后再做编曲,既能方便传唱,又能和当代音乐融合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赵燕认为,通过音乐、展览、浸入式体验等形式,挖掘、保护、传承并弘扬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符号,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新包装,可以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模式和精神需求。

  2018年,“云中”系列公益活动已经延续八年,通过文化展览,音乐舞蹈演出等形式与公众见面。王刚称,目前从云中走出的艺术家已经有127位,他们开始被大众熟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希望重拾这些非遗传承人的信心,证明传统非遗也有市场。”

编辑: 曹宇

企业搭台 非遗唱戏 “老”文化如何走向“新”市场?

高亢洪亮的羌族山歌对唱,热情洋溢的哈尼族铓鼓舞,原生态非遗曲目彝族山歌《歌唱丰收年》表演……这些从泥土中生长出来,口耳相传,世代延续的旋律和身姿,近日在北京市五棵松华熙LIVE时代美术馆精彩呈现,让众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穿越古今的魅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