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三亚12月7日消息(记者刘一荻)2012年,一部名为《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的伊朗电影走上了中国荧幕,取得不俗票房。电影中,一个家庭、一对夫妻,在婚姻、道德和法律中纠结痛苦的故事令人感伤。“70后”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也被中国的观众所了解。昨日(6日),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嘉年华”举行了第四场活动,阿斯哈·法哈蒂出席,并与在场的中国年轻导演和观众进行互动。

  2006年,阿斯哈·法哈蒂凭借《烟花星期三》获得第42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大奖;2009年,凭借剧情片《关于伊丽》获得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2012年,执导剧情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2016年,编导《推销员》并获得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多项重量级大奖傍身,阿斯哈·法哈蒂在分享创作经验时却笑着说,“潜意识”是自己重要的灵感来源,“我非常重视潜意识,也就是说,要用我的心来写剧本。”

  阿斯哈·法哈蒂将人的内心比作库存充足的银行,每个人都把从小吸收到的信息储存在这里。而他的创作,就是从这座银行里“提款”的过程。

  

  阿斯哈·法哈蒂于昨日(6 日)出席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嘉年华”第四场活动(央广网发 组委会供图)

  阿斯哈·法哈蒂说:“记忆中,我的爷爷非常诚实勇敢,是孩子们的榜样。但长大后,爷爷因为生病,开始忘事。一次弟弟告诉我,他们给爷爷洗澡,但爷爷不让他们脱衣服。弟弟看着这么勇敢的人突然就变得什么也不知道,痛哭起来。”这个场景一直留在阿斯哈·法哈蒂心里,最后变成了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的创作起点。

  在回答青年导演滕丛丛提问时,阿斯哈·法哈蒂对“潜意识”的下一个阶段进行了解释,“现实往往是平淡的,而电影需要波澜,这时候,就需要将名为‘危机’的石子,丢进现实平静的水面中,那些层层叠叠的涟漪,便会折射出不同层次的千万种现实。”此外阿斯哈·法哈蒂认为,电影总是有不止一个的主题,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态度去和其中一个主题产生共鸣。同时,创作者也不必给出电影中的答案,“下判断不是导演该做的事,应该把思考的过程留给观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电影人都开始采用各种令人炫目的技术用于电影的创作。阿斯哈·法哈蒂坦言,不少新电影却没有老电影“好看、耐看”,“我们学会了运用各种各样的技巧,拥有了各种各样的设备,但是很少有人再用心去拍摄一部电影。”

  大师嘉年华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有限公司承办,看电影传媒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