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2日消息(记者王晶)楼上楼下10处进站关口,地下6处出站通道,进出站检票、验票闸机55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西站作为北京地区客流最大集散地,在高峰时期每日进出站旅客高达45万人。

  作为旅客“出京第一道关、抵京最后一道闸”,春运前,北京西站增加进出站和安检查危职能,韩辉临危受命,一夜之间从后勤部门升级为车站最前沿的综合车间党支部书记。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逐步开展,使得他从第一天(1月10日)上岗开始,至今已有2个多月没能回家与家人团聚。

  韩辉正在核查发热旅客登记信息情况(受访者供图)

  最轻松的岗位 成了咬牙坚持的最前沿

  随着节前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北京西站进出站和安检查危工作也从原有的客运部门剥离出来,划归综合车间管理,即将迎来不惑之年且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韩辉,无疑成为了车站能肩负起这个任务的不二人选。

  “春运只要咬牙打好节前15天的前半场,基本上就没什么太忙的事了。”对于在北京西站工作多年的韩辉来说,虽然调换了新岗位,增加了新的作业内容,但其实与以前干的活并没有太大差别。可随着疫情阻击战的打响,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北京西站旅客列车不断调整停运、退票旅客成倍增加,韩辉也开始带领工作人员紧急安装、调试进出站体温测试仪器、核实重点区域旅客身份信息。

  此后,诸如此类的任务一项接着一项来。最初的一周时间,作为全车间的主心骨,韩辉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白天要忙旅客退票改签的事,晚上要完善安装调试设备、进行人员培训,可忙完这些,还要对各个岗点及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复验,对制定的工作规范和作业流程走访工作人员与旅客,进行不断完善和补充。

  就连大年三十的那一晚,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时,韩辉还在车站转悠。

  正在检查体温测试仪的韩辉(受访者供图)

  “一切都在学中干、干中学,这事谁也没遇到过,我不冲在前头,工友们更没底。”韩辉告诉记者,最初,北京西站安装的体温测试仪,屏幕小,测试范围窄,如果旅客列车集中到达很容易造成人员聚集。另外,进站口、出站通道以前没有广播系统,车站采取的一些最新防疫要求、规定,许多进站、出站旅客不清楚,工作人员需要对旅客进行重复性解释与沟通,效率也不高。

  不仅如此,个别职工心理压力大,工作标准落实不到位,需要及时纾解与开导等,这些琐碎的事像潮水般向韩辉涌过来,需要他一件件去处理。“哪一处细节考虑不到,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当好首都的‘看门人’,既要为首都人民负责,也要为旅客和员工负责。”韩辉说。

  眼下,尽管最紧张难熬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但既是指挥官又是服务员的韩辉,依然不时透露出些许焦虑。在与记者交谈时,不时有电话打过来,韩辉一会嘱咐这个、一会安排那个,忙碌操心的事依旧不少。

  “一切都得想在前,疫情防控工作才能不被动”

  老问题纷纷得到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至。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缓解,多地返程复工人员增加,北京西站作为地铁、市郊铁路、普速、高铁以及连接大兴机场站最便捷的换乘车站,防控的重点自然从开始时期的无差别严防死守,适时调整为对重点区域、重点方向以及重点旅客外防输入的关键上来。

  截至目前,韩辉告诉记者,虽然车间曾经先后有23人与疑似旅客接触被隔离观察,但都有惊无险。车间和班组不仅没有发生群体性扩散现象,出现人员缺岗情况,并且还组建保留了一支近40人的应急储备队伍。

  据记者了解,疫情发生以来,韩辉带领团队共计先后检测进出站旅客达138.4万人,发现并移交疑似和发热旅客61人,还紧急抢救了2名危重病人,为北京西站筑起一道安全屏障。“疫情防控工作,一切都得想在前,赶在前,这样才能不被动。”韩辉如此感慨。

  孩子写给韩辉的日记(受访者供图)

  不见媳妇面 却天天“围着转

  采访即将结束,说起2个多月没有回家的感受,韩辉笑着说:“我天天在保护俺媳妇。”原来,韩辉的爱人也是北京西站工作人员,在站内旅客失物招领处工作。如果将车站比作一个阵地,那么韩辉负责的进出站口就是最前沿,妻子所在的站内无疑成了核心区域。

  春运前期,有时忙中得空,韩辉与妻子在站内还能见上一面。但此后,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压力的增大,作为最前沿指挥官的他,每天都要接触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各种突发情况都需要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协调,与家人见面的机会自然越来越少,视频、微信就成了相互问候的最佳选择。

  2个月的时间,坚守阵地,守好车站的“门”、把好首都的“关”,令韩辉最欣慰是,除了各地陆续开始复工复产,还有日日见不到的孩子,感觉突然间长大了。

  随后,他向记者发来一张图片,是孩子一个月前的日记,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希望疫情早日过去,爸爸早日回家……韩辉看完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坚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他对孩子的承诺,也很快就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