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病人一度呈“井喷式”增长,医院甚至“一床难求”。为了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方舱医院应运而生。第一批可容纳4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仅用了29个小时就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创造了新冠肺炎救治的“中国速度”。

  2月5日,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3月10日,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至此,16家方舱医院共收治患者1万2千余人,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在新冠肺炎的防与治两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迅速行动 应收尽收

  上海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副院长马昕回忆,当时二十几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2月3日接到通知、2月4日来到武汉,2月5日即参与到武汉方舱医院的建设中来,时间紧、任务重。初到武汉时,很多定点医院床位不够,大量确诊病人分散在社区、家中隔离,很容易造成聚集性感染。“当时对我们来说非常紧迫的事情是要找更多的床位,建造临时医院,把这些病人尽快收治进来。”马昕说。

  马昕将方舱医院的建造形容为“一个创举”,作为首批方舱医院中的典型,武昌方舱医院只用了29个小时就建好,并于2月5日晚便开始收治病人。接下来的三周内,武汉一共建起了16个方舱医院,有15个投入运营,实现了“应收尽收”。“这个举措就相当于建一个防控大坝,挡在病毒前面,这样才能迅速逆转疫情。”马昕说。

  在此期间,方舱医院还接收了大量从定点医院转来的轻症患者,使定点医院腾出床位收治重症患者,平衡医疗资源,快速扭转了武汉疫情局面。

  特殊模式下的“生命之舟”

  作为应对特殊情况的“战时”医院,方舱医院的治疗与救治模式也与普通医院非常不同。

  以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工作的武昌方舱医院为例,马昕告诉记者,武昌方舱医院内一共有15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约800名医护人员在此工作。彼此的工作理念、习惯,以及采取的方式方法都存在差异。要迅速进入状态、迅速磨合、迅速形成一个团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以及当地武昌方舱医院的协调下,几支队伍迅速形成一个整体,采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与组织架构,形成同质化管理,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方舱医院的管理中,马昕称也摸索出了新的模式。通过动员与号召,方舱医院的患者们积极参加到医院的医疗管理中来,医患之间协同配合,也为战胜疾病打下了基础。

  此外,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方舱医院,队员不可能把所有学科都带来,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大后方,他们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可以让我们对病人做全方位的治疗。”马昕说。

  “两分治疗 八分护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在采访中提到,如果说日常的医疗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次在抗疫斗争过程中,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可以说是“两分治疗、八分护理”。

  在这次驰援武汉和整个的抗疫过程中,护士发挥了防控疫情和治疗病人的关键作用。有8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在16所方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其中近70%是护士,共完成了12000名轻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任务。

  参与驰援武汉的福建省立医院党委副书记李红告诉记者,在方舱医院,护士们主要负责完成治疗性、基础性的护理工作和一部分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病情的观察、用药的观察,并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们也发动创意,想出了各种点子。如通过方舱广播、漫画,对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每天上下午都会组织一次患者们做呼吸操、八段锦等。

  李红认为,在方舱的护理工作中,除常规的护理外,护士们还承担了一部分类似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读书活动以及各类文娱活动等。“在方舱,护士们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既是医嘱的执行者、健康教育者、生活照顾者、患者心理倾诉者,也是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者。”李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