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自7月4日始,新一轮持续性强降雨从西南地区东部一直影响到长江中下游等地,具有雨带稳定、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等特点。中央气象台7日18时发布今年首个暴雨橙色预警,并于8日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面对汛情,湖北、湖南、江西等受强降雨影响地区的气象部门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强化上下联动左右联防,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湖北:科学调度 拦洪削峰

  多轮暴雨侵袭、多站水位超警、雨带长期徘徊……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流、乌江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7月2日10时入库流量涨至每秒50000立方米,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上游形成。

  7月3日,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与三峡梯级调度中心、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召开三方联合会商会。根据会商,综合考虑防洪安全和通航需求,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发调度令,自5日6时起临时将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减小至每秒30000立方米,及时疏散滞留在三峡-葛洲坝区间部分船舶,以保障通航安全。5日16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恢复至每秒35000立方米,同时调度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库和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同步加大拦蓄力度,适度减小三峡入库流量,合力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汛压力。

  “精准的雨情水情预报为长江流域湖库科学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长江流域气象中心水文气象预报台副台长田刚介绍,入汛以来,长江流域降水呈现总体偏多、中下游北部尤为明显,落区南北摆动大、强降雨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局地出现明显洪涝的特征,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拦洪削峰,目前,2020年第1号洪水削峰率约30%。

  湖南:闻汛而动 防御地灾

  中小河流洪水上涨、山体滑坡、道路中断……7月5日至6日,又一轮大暴雨影响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6月27日以来连续10天出现强降雨。湖南气象部门压实防汛责任,闻汛而动,精准发力,联合防汛相关部门与暴雨展开“拉锯战”,全力防御地质灾害。

  在此次降雨过程来临之前,7月3日,湖南省气象局在《重要天气研判》中明确指出,未来一周湘西北仍多强降雨,其中5日至8日为最强时段,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并于7月4日10时参加全省防汛视频会商,当日11时启动湘西北地区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3日至6日,湖南省气象局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多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5日,湘西北地区暴雨如注,洞庭湖全线超警,全省16个河道超警戒,湘中以北5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当晚,强降水再次袭来,湘西州气象台灯火通明,经历了几个不眠夜后,预报员仍不敢有丝毫松懈,将预报预警及时发出。在接到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号之后,应急管理、水利等防汛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对水库、河流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全面巡查。

  6日2时21分,龙山县石牌镇桶车社区书记李成香收到县气象局发布的强降水监测警报。他更加警觉起来,与村里的老党员黄光华一起冒雨对社区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新一轮巡查,并成功将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七旬老人夏振转移至安全地带。

  江西:靶向预警 安全转移

  “铛……铛……”4日1时,一阵阵急促的铜锣声在江西弋阳县湾里乡西李村响起。这是村干部收到气象部门的暴雨预警短信后,正在组织群众转移。不到两小时,全村共转移河道两旁、地质灾害易发区居民18户42人。“多亏了气象预警及时提醒,我们才能安全撤离。”村民李厚才看着被雨水冲刷后的老屋心有余悸。

  7月6日2时,江西湖口水文站水位涨至警戒水位19.5米,达到洪水编号标准,鄱阳湖2020年第1号洪水形成。这也意味着长江江西段和鄱阳湖已进入防汛关键期。与此同时,江西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由于本轮强降雨正值高考期间,江西省气象局向江西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报送信息,提醒继续加强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警惕长江九江段和鄱阳湖汛情发展,水电站和山塘水库需加强防汛安全调度管理,以应对暴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3日至4日,江西省气象局两次启动红色预警全网发布机制,分别向德兴市、乐平市的手机用户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并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工作。

  3日8时至4日8时,九江市都昌县3个乡镇出现大暴雨,周溪镇雨量达157.3毫米。20时,山洪开始倒灌入村民曹小平家中,不到一小时,其家中积水深及腰部。所幸,周溪镇镇长伍星星等村干部在接到县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预警后,帮助曹小平一家提前转移至村卫生所,使其生命与财产免受损失。

  自7日以来,新安江流域一带遭遇强降水。7月8日9时,浙江新安江水库9个泄洪闸孔全开泄洪,这是自1959年9月该水库建成以来的首次。

  据记者从浙江省气象局了解,为全力保障泄洪安全有序,浙江省气象部门提前进入泄洪期战时状态,重点加强对新安江上游黄山市及淳安县强降雨汇水区雨情汛情监测,主动与上游淳安、黄山开展“叫应”联防联动服务;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发布泄洪进展、气象服务保障和次生灾害防范等信息,直播泄洪现场;并联合媒体通过现场采访、专家连线等方式及时宣传天气形势和气象工作,保证沿线民众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