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远山的回响】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考察时的讲话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千年脱贫梦想

  百年躬身耕耘

  振聋发聩的决战号角

  远山阵阵回响,谱写全民一心的战歌……

  值此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揭开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序幕!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冬季的大棚(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记者张佳琪)10月中旬,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夜晚的温度降到了冰点以下,玻璃早已经上了霜。草原天路两旁的植物已经做好了入冬的准备,褪去水分变得枯黄。今年的淡季格外早,挤压了本该热闹的旅游季。

  7月到9月是坝上草原的黄金时节,作为民宿的老板,秦国智今年夏天本该有几万元的房租收入,但是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

  比他还着急的,是张北县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大年初四我们就开始了防疫行动,不仅仅是秦国智,全村几百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叶润兵面庞黝黑,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刻在脸上,高大的个子,挺拔的身姿,给人“很可靠”的感觉。三年来,设计脱贫思路、土地流转、引进光伏、带领村民承包大棚、拆迁为村子建民宿,一路走过来,叶润兵更清楚“脱贫”两个字的来之不易。

游客们来到德胜村(央广网发 石炎夏 摄)

  质疑的声音

  简陋的砖房土房、坑坑洼洼的沙土路……脱贫以前的德胜村,资源匮乏、常年干旱缺水,大片的农作物低产、减产,对于世代居住于此的农民来说,这是一种长期的生存游戏。“靠天吃饭”是德胜村的真实写照。

  深陷贫困的村民守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就是一辈子最大的追求。养几只牛羊,耕几亩土地,盼几场甘霖,一晃就是一辈子。很多村民没有见过大棚,也没有听说过光伏和集体经济,更不知道离开这片土地,外面会是什么样子。

  美丽草原上,这里曾是一个“穷窝窝”。

  德胜村有耕地5500亩、草场7000亩、林地3900亩。“人均耕地面积、草场面积、林地面积都不少,但就是不挣钱。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了一半。”叶润兵说。德胜村共有443户,2013年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

  日子靠天吃饭,但许多年轻人“不认命”。他们一个个离开村子,到县城或者更大的城市去工作、生活、学习,“空心村”的形容准确也带着凄凉。

  很难想象,距离德胜村不到200公里的地方,高楼林立、财富聚集,那里叫做“北京”。

  “村子里留不住人,因为没产业,那就要搞产业。”想为村子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产业扶贫是必经之路,这也是叶润兵脱贫的思路——把村民土地流转出来,把产业引进来。

  一开始,叶润兵最担心的就是搞产业。“产业该搞什么、怎么搞?风险有多大?这些都是问题。”向前走一步,就会出现一百种质疑声。

  “咱们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外面企业我们不了解,骗了村民跑路了怎么办?”“发展产业是好事,关键是村民能不能支持?”“如果流转土地或者拆迁,是否会因为村民们反对声很大而搁置?”村委班子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砸”向了渴望寻找出路的德胜村。

  贫困户们更直接地站出来投了“反对票”。

  秦国智是村上一户很能干的村民,长期和土地打交道的他有着一双宽大的手掌和黝黑的皮肤。秦家六口人,十多亩的“大田”种着莜麦、亚麻。“我家现在种田很踏实,踏踏实实干就能填饱肚子,引进什么产业我也干不了。”

  叶润兵心里清楚,种田每年只盼着天公作美换来一场好收成,但村子这么多年往往天不遂人愿,老百姓全年的辛苦依然换不来几个钱。

  村民、领导班子,各有各的顾虑。但经过村委和企业、村民的多次商谈,叶润兵看到了做产业的可行性,也渐渐听到了村民渴望脱贫致富的呼声。

  望着村子贫瘠的土地和村民们常年低效劳作变得粗糙的面庞,叶润兵下了狠心,先从最容易掌握且最具当地特色的产业入手——大棚和光伏。“与其说村上养牛羊、种作物,收成不好靠天吃饭,不如把土地都集中起来,以大棚的形式种植本地特色的微型马铃薯,并进行科学化管理。”

  “作为‘坝上地区’的张北县,日照充足是一大优势,把太阳能利用好也能脱贫致富,带来稳定的收入。”自此,叶润兵把微型马铃薯和光伏太阳能产业带到了村子,村集体经济“步履蹒跚”地起步,迎来了“零的突破”。

德胜新村的“花田”(央广网发 石炎夏 摄)

  “要”土地的故事

  此时,最要紧的是“土地”。

  村民思想守旧,田地是家家户户的命根子,流转出去就好像失去了家园。“有些农民会觉得种一辈子地,现在突然没有地种了。”叶润兵理解创业带来的阵痛,但是为了引进产业,一定要把大片的土地集中到一起并完成流转。“说服村民便是最难的事儿!”

  2017年3月的一个傍晚,秦国智忙完农活回到家。寂静的屋外响起了清脆的敲门声,是叶润兵登门拜访。“老叶来了”,秦国智开门迎接。

  一见到秦国智,叶润兵没顾上休息片刻,就开门见山地表达希望老秦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的事。土地、流转、产业,一听到这几个字,秦国智却脸色一沉,断然拒绝了叶润兵的“无理要求”。热络的氛围瞬间凝固。

  “我家祖祖辈辈种地,让我一下子把自家的土地拿出来,一拿就是十多年,我不接受!”随后的几天,秦国智还“拉拢”了同村的几户村民,一起反对书记“要土地”的行为。

  “多数村民只看到眼前小利益,而没有看到集体的、长远的大利益。”叶润兵苦恼的是,这样的心态是德胜村村民的缩影。

  作为一村的书记,叶润兵知道,“顽疾”不可急攻,只能缓治。从此,叶润兵便开始隔三差五地去秦国智家登门拜访。“要发展集体经济,村民一个都不能少。老秦是个‘硬骨头’,我要做的就是先打动他。”

  就这样,不知跑了多少趟。

  “承包一个大棚毛收入4万多元,除去建设成本和承包费,一年纯收入也有2万多元。”

  “光伏是咱的‘铁杆庄稼’,一年辛辛苦苦种地每亩收入300多元,咱们搞光伏每年每亩给400元,你说值不值?”

  “咱们都是一村人、一家人,我想做的就是让全村都富裕起来。”

  那段时间,叶润兵成了秦国智家的常客,不仅总以兄弟相称,也谈家长里短,聊自己为村集体建设的初心,给秦国智算经济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点点融化了秦国智心中的坚冰。

  最终,秦国智认同了书记的想法,在流转合同书上签了字。

  此后,秦国智不仅积极响应,而且开始主动帮助书记劝导其他村民流转土地。就这样,叶润兵得到了80%村民的同意,第二年又解决了剩余20%村民的土地问题,顺利完成了土地流转工作。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微型马铃薯种植大棚“千呼万唤始出来”。

  对于德胜村而言,光伏产业被称为“铁杆庄稼”,因为它是“兜底性”的。建成之初,村里的两座光伏电站一年便为村集体带来收入62万元。这些收益会通过不同形式支援给贫困户,让“两不愁”得到最基本的保障,而“微型马铃薯大棚”则为村民带来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

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光伏板下,村支书叶润兵(左二)同村民一起挖药材(央广网发 王英军 摄)

  建起来的“幸福村”

  草原天路、张北草原音乐节、中都草原……在很多旅游爱好者心中,这些坐标早已耳熟能详。从地理位置上看,德胜村正好处于距离几处景点的中间地带,距音乐节的地点是十公里,距草原天路十四公里,周边还有塞纳都景区等,发展民宿旅游得天独厚。

  嗅到商机的叶润兵很快提出了兴建“德胜新村”的想法。最初的德胜村和周边的几个村落,都是典型的农村平房,其中许多房屋已接近“危房”。

  最初的拆迁工作,可把书记愁坏了。前期土地流转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让村民口中“靠得住”的老叶费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这次拆迁,村民们更是安土重迁,守着自家祖祖辈辈的小院,不愿意拆迁建新房。

  对于叶润兵来说,拆迁要比流转土地“难上十倍”。

  “母亲病重要照顾”“楼房里不能烧炕”“平房住惯了不想搬”……贫困户刘忠就是当时的“反对者”之一。再多的理由,在叶润兵看来,都只是三个字——舍不得。

  田地或许可以看作是“身外之物”,但房子对于村民来说就是“根”。刘忠在村上有4间“砖包坯”土房,祖祖辈辈都居于此,家中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病重的老母亲要照料,微薄的收入让他每天“掰着手指头过日子”。

  尽管叶润兵已经为拆迁安置,谋划了万全的方案,但在刘忠眼中,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可能让他的生活天翻地覆。

  “我老娘八十来岁了,楼房不能烧炕,怕老母亲受不了。我就愿意种点地,在自己家里给老娘养老。”刘忠质朴的感情,只是对家的守护。

  “家里的旧泥房太危险啦,地震晃晃、下雨漏水。”“拆了房子能拿十几万的补偿款,换新房老娘也不用担惊受怕”“咱还能住养老社区‘幸福苑’”,为了让刘忠转变思想,叶润兵已经记不清到他家里做了多少次工作,推心置腹了多少回。

  “我这么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始终打动不了他的心。”最终刘忠家的拆迁问题,还是搁置了下来。

  一年后,刘忠的母亲因病去世。此时叶润兵上门慰问,“当时也就抱着慰问和关心去看看,随口又问了问拆迁的事。”真诚和执着似乎成为了解开心锁的一把钥匙,没想到无心之问下,刘忠被老叶所感动,丧事过后不久便同意了拆迁。叶润兵心中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

  村子引进了有实力企业,以企业代建的方式,合并徐家村、马鞍架两个自然村,在徐家村原址上打造了一个占地440亩、集居住、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德胜新村,新建70至150平方米的独栋小楼和平房共96套,村民原来的宅基地拆迁折现后换购新民居,多退少补。土房从此变“别墅”。民宿像样子了,也就抓住了游客的心。

  在刘忠的老房子上,民宿新居拔地而起。刘忠自己也没想到两年之后这里已经变得如此漂亮。盛夏时节的花海令无数游人驻足,干净整洁的二层小楼给了更多游客留下来的理由。

  叶润兵还考虑把更多的产业和游客吸引过来。“和曾经的村子相比简直难以置信。”见证了村子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刘忠觉得欣喜。选择了养老社区“幸福苑”居住的他,也体会到了脱贫之后带来的安心。

一人多高的太阳能板下的闲置土地成为了徐亚茹种植中草药的“创业沃土”(央广网发 石炎夏 摄)

  回家的年轻人

  贫困村往往逃不出“空心”的命运。摘掉了贫困帽,本可以松一口气的叶润兵又担心起来,“最怕的是年轻人不来。”

  村民徐海成家的二闺女徐亚茹生于1997年,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市一家医院实习。

  村里缺少新生力量,敏锐的叶润兵考虑再三,找到了徐海成。促膝谈心之间,吐露出了内心考虑已久的期许:希望徐亚茹可以回来建设家乡。

  “如今的德胜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贫困村,各种产业陆续建起来,需要新鲜血液啊,年轻人有思路,也有出路。”叶润兵说道。

  “我是被村子‘召唤回来’的。”今年6月,徐亚茹踏上了返乡的路。“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村子。我选择回来,是因为看得到未来。”徐亚茹回来的决心简单而真挚,她并不知道未来村子会建设成什么样,但是村子从贫困到富裕,老乡和村干部们为村子作出的贡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此时,徐亚茹面临的是新局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德胜村各项产业亟待发展巩固,她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

  “没啥怕的,就是理清头绪,好好干。”村里有大量的光伏产业,一人多高的太阳能板下面的闲置土地成为了徐亚茹的“创业沃土”——种植中草药。

  徐亚茹的第一份任务就是在10亩土地上试验种植红花等不同的药材,重启土地的价值。

  10月已是张北县的农闲时节,徐亚茹开始学着为叶润兵分担一些村事务工作。“未来还会有1000亩地可以开发,如果这次尝试成功了,将来一定会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带来助力。”

  不仅是徐亚茹,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回来建设家乡,曾经的草原“穷窝窝”开始焕发新的活力。

  “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叶润兵感慨到。

  深秋的张北德胜村,办公室里回荡着欢声笑语,这是徐亚茹回村之后村委里最大的改变。她的办公室就在叶润兵的隔壁,63岁的老叶见证着也鼓励着23岁小徐的成长,他们都看到了希望。

 

  特约评论

  《央广网》报道《远山的回响》系列评论之六:集约经营 “营生”出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