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是什么将理想照进现实?

是什么让信念更加坚定?

他们将初心写进岁月,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央广网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系列报道《寻路百年》,和多位耄耋之年的老共产党员一起“打开百宝箱”,聆听他们与百年大党同呼吸、共命运,砥砺成长的暖心故事。

【导读】

60多年前,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响应国家在西北地区部署高等教育学校的号召,随着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至西安。西迁历时4年,迁校总人数达一万五千余人。今年86岁的朱继洲,就是这支浩浩荡荡的西迁队伍中的一员。

初夏时节,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内,梧桐大道上的梧桐树,苍翠挺拔。朱继洲告诉记者,这些梧桐树是西迁时栽种的,如今已枝繁叶茂,绿树成荫。采访当天,记者见到朱继洲时,他漫步在校园,步伐缓慢而坚定。他手上拎着两个沉甸甸的手提袋,他说:“这是我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压箱底儿的‘传家宝’。”

【人物自述】

我叫朱继洲,1935年出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1952年,我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195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我随交通大学的最后一批西迁队伍,从上海内迁到西安,至今已经63年了。

老党员、西迁老教授朱继洲

背起行囊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

朱继洲“百宝箱”里的部分“传家宝”

我“百宝箱”中的第一件“传家宝”,是一条看起来“崭新”的藏蓝色棉裤。这条棉裤是我1958年离开上海迁往西安时,母亲亲手为我缝制的,我一直没舍得穿,把它压在箱子底下,所以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我西迁时,母亲已经60岁高龄,从没去过西北地区,她认为西安的冬天比上海要寒冷得多,便提前半年为我准备行装,缝制棉袄、棉裤、棉鞋……

朱继洲(右)和母亲(中)的合影

每次看到这条棉裤,我就想起西迁时的往事和母亲为我准备行囊时的情节。这条棉裤是蚕丝绵做的,又轻又保暖,而且是我喜欢的西式款式,裤脚能拆下,方便清洁、换洗。我在上海的时候怕冷,冬天脚上经常生冻疮。除了棉袄棉裤,母亲还为我缝制了3双棉鞋,让我在西安的10多个冬天里再没有生过冻疮。

一针一线是母亲的挂念,也是对我决定西迁无声地支持。我母亲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她可能不懂国家战略、西迁意义,但她没说过一句反对的话,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我,坚定了我西迁的初心。

朱继洲压在箱底儿多年的棉裤

上世纪50年代,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将沿海地区的一批国防和民用工厂、研究所、学校内迁,一批知识分子、工厂工人内迁至西部地区。

我就读交通大学期间,正值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我们去长春第一汽车厂参观,感到非常震惊。当时我立志要投身到国家的重工业建设中,建设祖国。

毕业后,根据国家需要和个人情况统一分配,我被分配留校。当时分配的老师告诉我,“学校缺人才,大学缺老师,而人才更需要老师培养。”所以我服从国家安排选择留校,用另外一种方式报效国家。

1956年,我刚从交通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在这之前,交通大学主体迁往西安的通知已经下达。作为长期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南方人,将要去陌生的大西北生活,这对我来说,需要极大勇气。

我作为一个党员,认真考虑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大学4年享受了人民助学金和公费医疗,是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现在国家需要我们,纵使个人有千百种理由,作为党员,我觉得不应该犹豫。更何况那些已经在上海成家的老教授们都举家西迁,率先垂范,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

我记得,在统计西迁报名时,我们机械系80%的青年教师愿意西迁。而交通大学当年在册的767名教师中,有537人迁到西安,占教师总数的70%。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选择。

支持核电工业发展

两次“转型”

核心技术买不来 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攻克

1958年9月,我背上行囊,从上海出发,乘坐40多个小时火车辗转到达西安,从此在这片黄土地上扎下了根。

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我愣住了,机械制造系的登记表上并没有找到我的名字。查阅资料后得知,国家为适应科技发展的形势,决定兴办工程物理系、恢复无线电系等新兴、尖端专业,对一部分人的科研方向做出调整,我被调入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为国家培养原子能人才。

这与我此前的专业方向发生了大转变,但我知道,国家、学校急需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我就去清华大学“拜师学艺”,一切从头开始学,那时候我们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一年后我们学成归来,我与同事立即着手创建核反应堆工程新专业。没有教材,我们根据清华学习期间的资料、国内前沿的研究素材,自己编写教案,每天备课到深夜;没有实验器材,我们就坐火车在全国各地相关单位寻找。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大家创建新专业的干劲十足,在1961年向国家输送了第一批核工业毕业生。现在,西安交通大学这门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核工业实行战略调整,提出核能和平利用,推动核工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善能源结构,核电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这样的转变,对高校的学科教育提出新要求。我的教学、研究方向又一次迎来转变。我曾参加一场与国外核电单位就进口核电厂事项的谈判,谈判三天后最终无果,这让我更坚信,“尖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攻克”。

为了将核电厂等专业知识教学推广,我接受了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研究的任务。当时心里也有顾虑,我还没有去过核电厂,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随后两年,我与同事奔波在上海、北京等多地借阅资料、实地考察,再次摸着石头过河。

朱继洲的手写笔记

在我的“百宝箱”中,有一本陈旧泛黄的手抄笔记本。因为那时候没有复印机,资料也带不走,所以我们用手抄,这本笔记,我拼命抄了一个多月。笔记本旁边的旧书,是我和俞保安教授在1981年编写出版的《压水堆核电站的运行》,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百万千瓦级大型压水堆核电厂的专著。另一本是我2000年主编出版的《压水堆核电厂的运行》,后来成为国家高等教育试用教材。

1985年,我与大亚湾核电站结缘,承担起大亚湾核电站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工作,每次讲课,简陋的教室里都会挤满上课的学员。随后,我和西安交通大学其他教授相继为田湾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厂、台山核电站等培养、输出人才。

建党百年新起点

耄耋老人胸怀大局 激励当代青年爱国奋斗

泛黄的简报、黑白的照片、亲撰的教材、手写的笔记、沉甸甸的证书……这些都是看得见的“传家宝”,我还有一个“传家宝”,就是西迁精神。

西迁博物馆里展示的西迁老教授的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底,给我们15位西迁老教授们的回信中说:“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我收到回信时,激动了好几天,这是对我们西迁人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虽然现在已经退休,我每天要抽出4小时左右,与另一位西迁教授一起,整理资料,计划为老一辈西迁人出版一本回忆录。“因为是交通大学老教授带我们迁到西安扎根立业的,现在的青年教师、学生,很多人都不记得、不认得他们,所以这个事情我们不做,就没有人能做了,我们一定要把西迁精神传承下去。”

我从参加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如今的“十四五”规划,看到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变革,如今国家又继续向“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奋进,这需要传承和坚守。

青年教师、学生传承西迁精神

如何将西迁这棵“大树”培育得更加茁壮,我对新一代青年教师、学生充满期待。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讲,要珍视当前的大好形势,要听党的话,爱国奋斗,一定要在这块黄土地上,做好接班人,把各个学科发扬光大,搞好教学和科研,一方面要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还要为国家的科研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入党65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的信念没有变,个人的发展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永远跟党走,相信我们的党和国家会发展得更繁荣,取得更大的成绩。

【结语】

与交通大学相伴70年,入党65年,西迁63年,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朱继洲从有志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耄耋老人,时代变迁,不变的是胸怀大局,努力奋斗的情怀。朱继洲用一生的时间在西北这片黄土地上,践行着“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初心使命 。

监制:张春梅 赵净

策划:关宇玲

记者:舒隆焕 刘昱

视频:舒隆焕 刘昱

图片:舒隆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