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记者王晶)100年前,有人曾用自己的笔,为这个民族带来光明。100年后,后辈也在寻找这位挥笔如刀的前辈。

一个夏日午后,北京魏染胡同内,在鳞次栉比的居民区中,京报馆就夹在其间。

这里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被赞“一支笔抵过十万军”的近代著名新闻工作者邵飘萍,就曾在此办报、居住。

要想寻到这里并不容易,上了年纪的老人摇着扇子在树下纳凉,看着一些年轻人在门前来来往往,很热情地为他们指着路。记者也跟随人流,从熙熙攘攘的菜市口十字路口鱼贯而入,再拐进胡同里,步行300米,这才得以看到报馆“真身”。树木扶疏下,门楣上镌刻着三个大字——京报馆。

第一次路过此地的人,常被楼门上的“京报馆”三个繁体大字所吸引,这是邵飘萍亲笔题写的,落款是“振青题”。振青,是他的名;飘萍,是他的字。

京报馆外观(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参观者(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特殊”的院落

胡同里的报馆,是具有民国风格的两层小楼,楼体青砖灰瓦,门口两侧是典型的欧式石柱。这样的建筑在胡同内颇为显眼,但深藏其中又十分幽静,与当年《京报》名声大噪形成鲜明对比。

彼时的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也使得国家危机四伏。1918年10月5日,当时32岁的邵飘萍决心自己办报,以笔为枪,宣传真理。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每一次爱国运动,邵飘萍都奋笔疾书、借助《京报》猛烈发声。据记载,问世一月,《京报》销量就从300余份增至4000份,最高发行量达6000份,成为中国新闻界“顶流”,与上海《申报》齐名。

馆内正前方影壁(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今年6月京报馆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观众怀着敬仰来此探访。在刚踏进报馆的那一刻,就已经能强烈地感受到《京报》的风骨。

馆内正前方影壁上自右至左镌刻着四个大字——“铁肩辣手”,这是邵飘萍亲手写下的,他将其悬挂在编辑部的墙上,与报社同仁共勉。他非常推崇这两句诗,原句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名臣杨继盛(字椒山)的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穿过大门,走进院中,还会发现一个明显特点:这是一处两进四合院,魏染胡同30号是京报馆旧址(编辑部和经营部),32号则是当年邵飘萍和家人生活的场所。记者看到,旧址还原了邵飘萍当年写作的场景,写字台上摆放着笔架和毛笔,电话、工具书和各种资料,报架上则是几份当年出版的其他主流报纸。

邵飘萍习惯写稿至深夜,两个院落相邻,便于工作与休息。这是当年京报馆如此设计的原因之一。

邵飘萍的写字台(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岁月悠长,时光穿梭,如今走在院内,遥想当年身穿蓝色长衫穿梭于此的繁忙景象,感慨万千。而院内的邵飘萍铜像,则让这段历史距离游客更近,不少单位将入党仪式就选在这里,寓意深远。

面对这个戴着圆形眼镜、看起来一身斯文的年轻人,报人张季鸾曾这样评价道:“每遇内政外交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

不仅如此,邵飘萍还有一个特点和习惯,每天下午一点后,他在京报馆接待读者。在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有这样的镜头,邵飘萍对毛泽东说:“《京报》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邵飘萍铜像(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京报》关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一段珍贵影像

在京报馆内,有这样一段黑白影像,将参观者拉回至1919年5月3日晚。

五四运动的前一夜。在北京大学法科学堂举行的各高校集会上,邵飘萍向台下千余张年轻的面孔振臂疾呼:“现民族危机系于一发,我们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挽救,只有沦亡……”这一举动,直接推动了五四运动爆发。

 

不过,《京报》社长为何会出现在北大学生的爱国集会上?

实际上,邵飘萍还有一个身份,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讲师”。那段日子,他每周日去北大红楼讲授一小时的课程,还专门写下了两本开山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也曾邀请李大钊讲演社会问题。

当时,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员的毛泽东就是新闻学研究会会员。

他听了半年邵飘萍的课,被邵飘萍的品性打动。

那一时期,毛泽东与邵飘萍有过很多交往,本人也一直对邵飘萍心存敬意,他在陕北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曾高度评价邵飘萍,这段话也被记载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这段话,也同样被镌刻在如今京报馆内四合院的墙壁上。

两部著作书影(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西行漫记》片段(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一张黑白照片背后

五四运动后,《京报》因为触怒反动当局被查封。

这段历史在如今的京报馆内有迹可循。有一张被展出的照片,是邵飘萍于1919年8月再次流亡日本时所摄。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身后的书架上,摆放着170余册书籍,其中不乏《资本论大纲》《世界大革命史》《社会主义论》等大量进步书籍。他白天工作,晚上研读。

在日本期间,邵飘萍出版《新俄国之研究》等专著,并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观学说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科学研究的成果,授劳动者以必胜之券。”

专著书影(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邵飘萍对马克思主义怀有真诚的信仰,而他为信仰付诸的行动,在邵飘萍生平事迹展中也有迹可循。

1923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105周年纪念日,《京报》以四版篇幅出版《马克思纪念特刊》,这期特刊不仅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学说,还醒目刊出了马克思和夫人燕妮的照片。而在馆内的展柜内还特别标注到,特刊免费赠送读者。此时,《京报》也开始积极配合共产党的活动,介绍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的文章等,邵飘萍都亲拟标题、安排版面。

一封重要的证明信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的京报馆内还展出一份重要文献——《中组部批复邵飘萍于1925年入党的认定文件》。

记者看到,认定文件的落款是1986年7月10日,也就是说,牺牲60年后,邵飘萍“秘密党员”身份才浮出水面,他的入党介绍人是李大钊和罗章龙。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与普通党员不同的是,邵飘萍仅与个别领导人保持单线联系,他的“特别的工作任务”一是宣传,二是情报。

认定文件(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报馆内反复播放着一段珍贵音频,来自毛泽东的同乡好友、曾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的罗章龙。关于1925年,邵飘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件事,罗章龙回忆,邵飘萍是由他和李大钊介绍入党的,但是因为邵飘萍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故而隐藏其党员身份。

据记载,直至1986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批复浙江省金华市委的报告中,承认了邵飘萍的党籍,入党时间为1925年。至此,邵飘萍是秘密党员这一身份才有了定论。

一条带血渍的长裤

冯玉祥曾评价他:“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啊!”

办报、入狱、流亡、再办报,成了邵飘萍短暂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词,直到牺牲。

1926年4月,张作霖的部队进入北京,下令以“鼓吹赤化”罪名逮捕邵飘萍。4月26日凌晨5时许,邵飘萍被绑赴天桥刑场,一代传奇报人慷慨赴义,时年40岁。

如今,馆内还展示着邵飘萍牺牲时身上所穿的衣物复制品,长袍以及米色长裤。裤子上星星点点的暗色印记,据邵飘萍好友表示即为烈士洒下的血渍。

邵飘萍牺牲后所穿米色长裤复制品(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邵飘萍牺牲后的现场情景也真实再现,引不少游客驻足。邵飘萍死后,遗体被塞在“舍材”(为枪决者粗制的薄皮棺材)中浮埋于荒冢。不久,邵飘萍家人冒险寻到葬地。据载“开棺后看到飘萍尸体,子弹从后脑进入,从前面左颊部位穿出,呈小三角形。他头发蓬乱,血迹斑斑。”

邵飘萍遗照(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多次面对恐惧,邵飘萍曾声言“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蕲”。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亲自批复:确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

邵飘萍生活照(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如今,京报馆旧址已重新修缮对外开放,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一位参观者留言:“怀念您、致敬您,也相信您,只是更早地看见了这一曙光”,落款是:一名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