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 “缠花茎的力度要均匀,力度太大,线容易断。”这是为北京冬残奥会做的颁奖花束——绒耀之花,郭媛媛从未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与奥运紧密连接起来。

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惊艳世界,而如今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更是别出心裁。弃用传统鲜切花,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花束。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媛媛每天都会花费十几个小时,来编织花束上那些细小的花萼,而这些,都是在轮椅上完成的。

就在上周一,到了最后的质检阶段,在北京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媛媛和伤友们的一个“统一动作”让记者好奇:为什么要用脖子或身体的其他柔软部位来夹住花束握柄。“大家的手上都生出了老茧,触觉变得不那么敏感了。”媛媛说。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让人动容。她说,没有上肢的运动员,在获奖拿到捧花后,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要确保铜丝不外露,以防伤到残疾人运动员。

花束制作中,中间左一为郭媛媛(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我们是织女”

“绒耀之花”真的很特别。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橄榄和波斯菊7种花型,全部由人工织就,带着手指的温度,让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的寓意,更加重了一层。

不过,看似普通的花片不仅针数多,还包含了多种针法上的变化,长针、锁针、引拔针等。起初,记者也尝试了用钩针织就小黄花的第一步,但没到几分钟就弄得线头一团糟。“没耐心根本做不了。”媛媛在轮椅上坐了37年了,生下来便脊髓损伤,平时她挺开朗,但她还是用“较劲”来形容做绒线花的整个过程。因为一朵直径不足厘米的小桂花,近百针,媛媛就要练上三四天。

而这三四天,不是我们普通人上下班的8小时。

500束颁奖花束,包含79474片花瓣,12560片叶子,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环环相扣。为了尽量不耽误时间,由于二便失禁,上一次厕所更换纸尿裤等整个流程就需用半小时,所以媛媛白天很少喝水,要节省时间去赶进度。

采访当天,正值腊八节,她一口腊八粥都没有动。

媛媛的拓片(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北京东城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工作人员张婧,也是教授媛媛针法的老师,在她那,记者又看到了媛媛的另一面。她将花束放到打印机上做拓片,对照着学,常凌晨还在给老师传练习图片,反复地询问尺寸是否合规。“他们学东西比健全人反而快,因为他们心里特别踏实,不浮躁。”

一次,张婧发现媛媛两天只做了几十个小黄花,以为是进度慢,但其实,媛媛默默在家做了几百个,剩下的她觉得不合适都没有上报。当记者问媛媛“多做的件数要付出多少辛苦”时,她没有回答,只是一笑,又将铜丝穿入黄色桂花的中心,一并拿起绿色毛线缠绕起来,而穿针的大拇指早已开裂,积起了一层坚硬的茧壳。

张婧说,她们常调侃自己是“织女”,带着中国风的“织女”。花束的标准和尺寸印在心里,希望每一朵花都能恰到好处地“绽放”,这样运动员拿到手里,收获的,是和奖牌一样的“没有遗憾”。

颁奖花束(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他们会喜欢吗?”

经过造型和捆扎后的花束,拾起来有1斤重,花束丝带则为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中的蓝色,体现冰雪运动元素。编织太累时,伤友们常会举起这些花束,偷偷展开想象,“他们会喜欢吗?”张婧说这是大家疲惫时的一种调剂。

她还曾设想,如果自己是现场记者,一定先问运动员对花束的感受,还会想他们会像抛球服一样将花扔到台下吗?

不过,苦与甜总是相伴存在的。

500束花束,共计638万多针,与常人相比,脊髓损伤者在花束制作过程中,要克服更多的障碍。

由于疫情影响,伤友们各自分散在北京各区工作,而他们大都依靠轮椅活动,所以起初张婧的编织课堂,就直接设在了在户外广场或公园。“你都没办法想象那个场面”,她说,在广场的一角,几个人用轮椅围成一圈,不少人围观,以为我们只是个人的业余编织比赛。

伤友们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效率,领一定量的毛线回家编织,就这样,一个个小小的花片在100多名参与者的手中不断被制作出来,然后汇总到东城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

相较于其他残疾人群体,每个人在制作中都有自己的困难。

脊髓损伤的伤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车祸、高空坠落等后天因素导致脊髓受损的,但这都没影响到捧花的制作。有的伤友白天在轮椅上集中做,但家人不在,时间一长没办法翻身,所以为防止长久不动造成压疮,干脆就趴在床上编织。

还有的伤友大小便都需要旁人帮助或借助导尿管,也没耽误赶工。“虽然每个人编织的效率不同,但他们都是尽可能地完成工作,我没有看到能做700(枝)却只领300(枝)的。”媛媛说。

不少残疾人家属也参与其中(受访者供图)

这次参与花束制作的150多位残疾人中,有不少年轻人,有些甚至是在人生最好的年华受的伤。残疾带给他们的,除了精神上的打击,更现实的,是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如果我们找不到工作机会,就只能在家‘啃老’。”媛媛说,她们也希望通过制作绒线花的机会,借助冬奥会,让更多人能关注到这个群体,让更多伤友有更多就业机会。

这也是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中,多了一朵蓝色的波斯菊的缘由。

相较于北京冬奥会包含6种花的颁奖花束,这朵波斯菊,是在希望之家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增加的。北京市东城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负责人唐占鑫说,波斯菊的花语是在困难中不畏惧、努力生长,这与残疾人的精神非常契合。“我们希望冬残奥会在团结、友谊等精神的基础上,能够表达出我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伤友们做的其他文创产品(受访者供图)

残疾人的“工匠精神”

“由北京冬奥会赞助商恒源祥联合妇联与残联等组织组成‘颁奖花束’项目组,通过非遗技艺——海派绒线编织进行手工钩编。中残联张海迪主席认为,残奥会花束应该有残疾人的参与。”至今回忆起接到任务时的场景,刘晓云仍觉得特别意外。

作为两届残疾人职业技能钩编织大赛的冠军,刘晓云是这次绒线花制作的技术顾问。北京夏奥会时,她就给运动员做过伴手礼,是名副其实的“双奥手艺人”,“2008年是一个三色脸谱。所以到了这次再做绒线花,当时的经验都用上了,也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奥运会历史上,颁奖花束和奖牌往往是出镜率极高的重要配角。“中国传统技艺”与“中国人的精气神儿”,是刘晓云最想通过这束带着中国味道的绒线花花束传递的。

两个多月的时间,从每一个花片、花托、叶片的勾织,到每一枝、每一束花的组装,背后凝聚的是超过150名残疾人的辛勤劳动。这段时间由于过于疲劳,刘晓云那条伤腿“像柱子一样沉”,年轻时因意外事故导致残疾,她太能理解这份“绒耀之花”带给残疾人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冬残奥会上的颁奖之礼,也是对同是身有残疾的“制花人”们,表达匠心、蕴含荣光的“嘉奖之礼”。

北京市东城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右二为刘晓云(受访者 供图)

1509枝月桂枝、503枝桂花枝、1006枝橄榄枝、503枝铃兰枝,1006枝绣球花、503枝月季花、503朵非洲菊,每一串数字背后,还有技艺的传承。

教授媛媛钩针的老师张婧,正是刘晓云的女儿。在母亲的带动下,本是学法学的她,于2019年也来到希望之家当起了志愿者。如今花束已全部交付完毕,刘晓云会和女儿一起坐在电脑前看大家对花束的评价,“普通人与冬奥的关联性更近了,大家评价都特别好。”她打字慢,但会让女儿帮忙在弹幕上回复网友留言:每一朵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束都有我们的温度在。

更多网友点赞的,还有他们的工匠精神,刘晓云觉得,这只是向世界展示残疾人能力与价值的一个窗口。近几年来,中残联在很多国内外赛事上,早已专设展厅销售出自残疾人之手的那些精致小物件,颇受欢迎。

而这一次,冬奥会渐行渐近,“绒耀之花”上的温暖与善意静待八方来客。

总监制:张军 于锋

监制:王薇 赵净

记者:王晶

视频拍摄、制作:张岩 王晶

设计:刘启阳

编辑:杜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