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3月7日消息 (记者邸文炯 实习记者余佳锦) “今年我将继续关注文物保护方面的学科建设问题,同时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国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审批建设进度,并将这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序列。”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采访中说道。

苏伯民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 (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在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这5年里,苏伯民始终关注着“科技守护敦煌”的推进工作。去年两会上,他提出了“将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升为一级学科”“依托敦煌研究院进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两个主要建议。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获得反馈。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强调,“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文物领域科技应用水平,带动解决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苏伯民说,文物保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门类,需要各种基础科学原理同步应用。从一开始的简单保护到抢救性保护,再过渡到科学保护和预防保护阶段,文物保护手段越来越科学规范,也越来越有成效。

今年全国两会将“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了政府对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态度以及坚定立场,为科技提高文物保护质量,助力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

今年是苏伯民在敦煌工作的第三十个年头,作为敦煌莫高窟“重获青春”的建设者和见证人,他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文物保护事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未来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研究的成果将会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可以走出去,和其他国家开展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项目,更大范围地留存人类文化遗产。”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