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这段话出自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的讲话。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粮食之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农作物重大新品种不断涌现,引领我国主粮育种方向,支撑国家粮食安全。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种业仍存在较明显的技术短板。《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近6400家种子企业中,真正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到100家,而82%的企业是销售企业,种业在新品种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面临瓶颈和障碍。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我们要把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人的粮食,必须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一是完善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和利用体系。要着力解决种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包括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等,加强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成一批品类齐全、储备丰富的种质资源库,提升大规模资源鉴定和基因挖掘能力,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种质和基因资源。

二是要掌握前沿生物技术。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围绕种业基础研究和产业研究相结合,加快形成系统性合作机制;同时,还要大力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加快育种创新成果转化。

三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种子法,严格新品种认定,加大对原创性育种成果的保护力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各地要利用多种平台载体加强宣传普及,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部门间统筹协调,推动种子法落实落地。

本期特约专家:冯丹萌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编辑:郑皓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