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9日消息(记者王晶)今天(29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介绍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展和成就。发布会上,宋锐就畅通人民群众诉求的表达渠道,回答了央广网记者的现场提问。

视频剪辑:杨兆隆

央广网记者王晶:“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请问,近些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以更好畅通人民群众诉求的表达渠道?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王晶进行提问(图片来源:CFP)

宋锐表示,人民参与民主的实践越广泛,意愿表达得越充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就越真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就更加富有生机活力。这些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的工作机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在健全常态化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意见采纳反馈机制方面,宋锐介绍,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和继续审议的法律草案都及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这十年来,一共有217件次的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收到120多万人次提出的380多万条意见建议,公开征求意见成为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的重要途径。“他说。

宋锐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设立了22个基层联系点,覆盖了全国2/3的省份,而且还带动省一级、设区的市一级人大建立了5500多个基层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工作委员会也建立了基层的预算审查联系点。通过这些基层联系点,有效地发挥了民主民意表达的“直通车”作用,让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建好用好人大信访窗口,"这个信访窗口就是有一个接待的场所,可以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来信来访。”宋锐表示,从2020年起,开通了全国人大机关网上信访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本届以来,累计处理信访总量38.18万件次。其中,网上信访平台受理4万多件次。还交办转办代表来信780件次,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比较集中的问题,都在相关的立法和监督工作中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记者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和载体,可以听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反映的意见建议。

除了这些主要的平台载体,在实际工作中,宋锐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工作机制,包括调研、座谈、论证、听证、调查问卷等很多种形式,目的都是多途径、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听到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提升人大工作的质量。

在地方上,现在各级人大普遍设立了“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这成为人大代表听取群众意见、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的平台。这是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在地方上最重要的一个体现。目前,全国建成的代表家(站)一共有22万多个,成为了代表联系群众、加强学习、履行职责的一个固定便捷有效的服务平台。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