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在重大工作、重大斗争第一线培养干部、锤炼干部,让好干部茁壮成长、脱颖而出。
这段话出自2020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党中央在延安及周边地区创办的干部学校达30多所,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马列主义学院、民族学院等,先后培养造就了数十万名干部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党的建设这一伟大的工程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新中国的人才基石。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伟大事业需要更多好干部,伟大时代呼唤更多好干部。
好干部是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经受重大工作和重大斗争锻炼中选出来的。要把培养人才、培养干部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同步推进,将党的政治主张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选拔人才、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和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延安梁家河村度过了7年青春岁月,沉下心来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与乡亲们一起干农活、放羊、拉煤、拦河、打坝……遇到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认真干,树立了好干部的标杆,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新时代干部。
好干部是在干事创业中“炼”出来的。组织部门要善于锤炼干部、成就干部,一方面,要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一线流动,对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人才,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锻炼机会,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让他们既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艰苦一线待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有吸引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晋升通道,综合运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和任期考核等方式,在考核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让好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团结带领人们加速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本期特约专家:张彩丽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杨家岭分院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