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最近我正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反复练习汽车各类故障排查与维修,相信今年会取得好成绩。”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梁龙珍说。
2023年5月,梁龙珍和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故障检修”赛项比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这次比赛梁龙珍以0.7分之差与二等奖失之交臂,这也激起了他精进汽车故障检修技术的决心。
梁龙珍正在检修汽车(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今年3月,在团队的协作下,梁龙珍获得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成功入围接下来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理解的精进技能就是修好每一辆车,熟悉车辆上的每个零部件、每个电路,把工匠精神传承下来。”梁龙珍说。
近年来,青海省各职业院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校外实践等,推动职业教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让学子们的“工匠梦”更近、更实。
眼下,来自青海省果洛州职业技术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雅合萨伊毛,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上海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践锻炼。
果洛州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前往上海实习(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对服务行业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清晰了。未来,我计划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行业技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雅合萨伊毛说。
职业教育是篇大文章,青海省多措并举为职业院校育人才、促就业架桥铺路。青海省教育厅2023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该省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60亿元,用于各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输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近15万人。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副主任田介春对职业院校软硬件水平的提升感触颇深:“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优越的办学条件下,我们有信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和‘大国工匠’。”
田介春(中)在给学生上实践课(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近5年来,我们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遍布全国各地。未来,学校将不断加强特色专业设置,拓展到制造业、生态领域等,培养更多国之所需、行业急需人才。”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永芳说。
总监制:张军 于锋
总策划: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贾海元 卜叶
采制:贾海元 汪晓青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