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国风“成都”,将7月的热情再升温。

  7月4日晚8点,古画复原国风音乐视频《醉成都》全网首发。仅一天时间,就“霸屏”各大网站平台。数据显示,不到两日,海内外各网络平台累计传播覆盖量便超过1.5亿人次,同步上线的#国风醉成都##成都人用古画唱rap#等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400万,成为近期现象级新媒体产品,出圈效应明显。

  一段视频,为何能释放出如此大的能量,短时间内形成爆发式传播?

  从本质上看,这实际是全媒体爆发式传播的一次生动实践。


融合有态度:让内容被需要

  刚刚过去的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全媒体时代,一轮深度改革正激荡着整个传媒领域。早在去年2月召开的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座谈会上,成都就吹响了全市媒体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号角。会议明确四大要求:提高认识、做大格局、深度融合、内容为王。深度融合,就是从“相加”迈向“相融”,在重塑流程上动真格,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动真刀,实现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发展。内容为王,一定要有用户意识,推进信息生产供给侧改革 ,回答好内容的定位和方向问题 ,让内容被需要。

  这与“大数据”对媒体的影响相契合,通过数据分析,从而知道什么内容是读者需要的。

  一年后,由音乐自媒体“自得琴社”、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微成都联合出品的国风音乐视频《醉成都》,成为这场动真格的深度融合的回应。


作品见匠心:精神内核创新再演绎

  一首《醉成都》,与《如果国宝会说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在互联网上大火,同样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网红”。

  究其细节,成都的说唱俑、戏剧表演里非常独特的“矮子功”技巧、川剧《皮金滚灯》都悉数亮相。与其说是亮家底,不如说是对成都文化的创新再演绎。只是,这一次,更具创意和匠心。正如作曲及导演唐彬的初衷:“想让那些旧的、好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重活一次。”

  与其他戏剧相比,川剧的喜剧表演十分出彩。所以,视频中“耙耳朵”说唱俑的设计,就意在展现这种诙谐幽默的特色。再比如,边看Ipad边吃兔头的“杜甫”,自拍中的唐代“川妹子”,火锅、串串、冰粉的“穿越”,一曲国风改编版的《成都》、以及一段“熊猫舞”......多元素跨时空的混搭,都是卯足劲讲成都故事,让成都文化传播得更精准、更新潮、更富感染力。

  进行大量前期文献调研,经过长时间考量之后,主创团队想要展现的,是乐观包容和对美好生活享受的这样一种城市精神。这是《醉成都》对内容的执着。


城市宣传的成都范式:开放化、人文化

  以精品之态“出圈”,《醉成都》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并非偶然。

  首先,它是创新之作。这是自得琴社第一支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风音乐作品,也是他们第一次将传统乐器演奏与说唱相结合。于成都来说,也是创新。

  这曲时长仅3分36秒的音乐视频,可圈可点。论质感,它是一幅长长的成都市井风情长卷,每帧都是精美古画;论创新,它将盛唐的“音乐之都”成都装进rap这一形式,古今呼应,产生碰撞之美。

  内容与技术的双革新被体现出来。用最好、最新的技术提升能力,能催化融合质变,放大效能。

  其次,它抓住了短视频发展趋势。有研究表明,传媒生态版图不断拓展,在全面占领平台资源、渠道资源、媒介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流量聚合、品牌溢价和价值转化,多平台达到、多渠道网络、多介质融合已成趋势。

  此次《醉成都》的走红,亦能看出流量聚合的痕迹。先是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率先发布,进而吸引了主流媒体的强势关注。多轮传播之后,该视频在国内多个城市持续升温。多元参与之下,形成“合唱”的传播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在海外的矩阵传播也是赢得好评。从数据来看,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关注了此视频,其中,18-44岁的中青年人群占比达86.5%。评论区纷纷点赞视频“是中国风的最好呈现”,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服饰、传统乐器、传统文化的魅力,期待到成都打卡。

  这是对此次传播感染力的肯定。让信息传播回归连接、交流、沟通的本质。传统宣传,已难在新媒体时代感染和打动人,但具有美学体验、文化记忆和技术赋能的国风成都,以其移动化、视觉化、相对碎片化和情感化表达的特征圈粉。

  近几年,“成都造爆款”不断涌现。一首《成都》火遍全国,引发众人青春回忆的共鸣;今年初,逆行者们演唱“不一样”的《成都》再次刷屏,唱出这座城市的果敢付出。去年春节,成都版《我和我的祖国》在宽窄巷子上演快闪,彼时彼景,暖哭无数人。

  对于如何有力有效地传递中国声音,成都这座世界文化名城,有自己特色化的文化体系,和更为“攒劲”的创新探索,力求运用国际视野、人文关怀、传播规律讲好“成都故事”,也志在用世界语言讲好“成都故事”。

  在媒体融合进入系统性创新时期的当下,国风成都这一现象级产品的“出圈”,和成都范式的城市宣传逻辑,或许值得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