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翼、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已然形成,东向、北向、南向三足成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则以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目标,勇担国家使命,发力成为“第四极”。

  如何携手重庆将“双城记”加快走深走实?刚刚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就清晰阐明了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问题。尤其亮眼的,是对“双循环”枢纽地位的强调。从全会“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这一主题,也可见摆位“双循环”新格局时代背景的高站位精谋划。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14日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对于有着敢为天下先基因的成都来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起势的关键时期,有效凝聚起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战略共识,意义深远。

  新时代的新机遇,造就天时。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引领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前所未有凸显了成都在全国发展版图上的战略地位。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赋予成都引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成都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支点。

  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布局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力提升成都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国内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和西部人口经济主要承载地的极核地位,显著提升成渝地区在全国的极核地位,对成都发展的战略牵引、政策推动、发展支撑作用前所未有,必将以国家战略之势赋能城市功能、产业优势、创新活力,助推成都实现后发赶超。这于西部地区来说,是崛起之机,引领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对国家来说,是重塑国家经济地理,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发展格局的需要,中国经济将一改过去“三柱傲立,一角塌陷”的格局,形成东、西、南、北“四柱擎天”的新格局。

  此外,无论是产业能级,还是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的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都构筑起了“双循环”枢纽地位的地利之基。

  西部,这一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70.6%的地区,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部大开发就被高层多次提及。过去的20年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5月,长达万字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印发,倾斜政策力量“重仓”西部大开发。

  《指导意见》强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夯实中国内陆腹地开发开放的基石,培育中国向西向南的开放前沿,把握“一带一路”新机遇,打造西部发展新引擎。

  成渝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优势突出。向西,中欧班列打开通往欧洲的大门,截止目前,成渝中欧班列开行超1万列,占全国比重超过40%。向南,经由西部陆海新通道触达东南亚市场。同时,还能参与中国—东盟框架合作、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扩大开放合作。

  对于地利这一优势,成都认识深刻,行动迅速。根据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在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成都提出与重庆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成都将以立体化战略通道拓展、高能级口岸平台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提升国际门户枢纽位势能级。具体来看,包括形成“48+14+30”的国际航空大通道,打造面向全球的航空门户枢纽、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航空货运转运中心。构建“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完善泛欧泛亚节点网络和四向拓展服务体系。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新格局的关键着力点,在于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事实上,受改革开放的带动和西部大开发的驱动,成渝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2019年成渝经济总量分别为1.7万亿和2.36万亿元,相当于全球国家经济总量排名的第46和第38位,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产业同质构成了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计算机产品产量已占全球1/3、汽车整车产量已占全国18%,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已经形成,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

  面向未来的成渝产业合作,在成都的部署中,一是要改变区域市场定位,放眼亚欧大市场,加强产业圈协作和产业链合作,以产能规模、庞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为支撑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全面增强重要经济中心核心功能支撑。二是要立足规模优势,以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和汽车制造、航空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为重点,深入推进两地产业链协同开放,以头部企业为引领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集群发展,全力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三是要以后发赶超的勇气,坚定从产业前端创新破局,共同推动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古人曰:成大事者,莫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人和”又最为重要。开放、包容、自信的成都,深谙此道。自古川渝一家亲,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经济同体、人缘相亲。从成渝古驿道到成渝高速、高铁,紧密连接两地的不仅是商贸大道,更是人文大道。如今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更是民心所向。

  成都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就是顺应人和。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与重庆共同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的重点方向。总体看可以用4个“共建”来概括,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要素洼地、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

  对有着典型的人本之道的成都来说,还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提出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低碳生活圈,力争早日形成示范效应,让老百姓乐享“公园城市福利”。

  论古今,成渝亲。从全球范围来看,成渝地区这对“千年CP”的国际影响力也正不断提升。在戴德梁行发布的《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双城机遇何在》的报告中指出,成渝都市圈在其指标体系中属于赶超型都市圈。

  发展都市圈将帮助城市避免拥堵,实现资源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事实上,成渝地区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还有诸多软实力,比如巴蜀文化、美食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创新环境。

  这不是中央第一次“把脉”川渝发展,相比于2011年的“成渝经济区”、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定位更高、发展目标更明确。而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的成渝“千年CP”,互耀互通,天时、地利、人和皆占。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的成都,将汇聚进击门户枢纽、挺进世界城市的磅礴力量。(谭浩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