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都赋》有云:“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无论是“万户千门入画图”的美景,还是“十二月市”的盛景,成都都承揽了文人墨客的诸多宠爱,商贾历来兴盛。从“孤立隔绝”到“包容互鉴”的人类文明演进图景,在成都尤显生动。

  当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这座历经4500年文明史洗礼、2300年建城史磨砺的城市,在营城逻辑中渗入更多辩证思考:速度与力度并驾齐驱,快与慢和谐共生;高度与温度相映成辉,在变与不变中守初心;张弛韧性可感可触,在刚与柔中寻新机。

  刚与柔

  去年初,央媒密集报道成都,“韧性成都”成为热词,聚焦的是城市管理中的包容监管、柔性执法。

  在非常时期以韧性提升城市“免疫力”,是这座城市一以贯之的做法。疫情发生后,成都组建8个工作专班22个督查小组开展全覆盖督导和驻点督查,坚持社区防控与专业防控结合。

  同时,成都首次把“韧性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行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包容监管柔性执法。千方百计加快经济恢复,出台恢复经济秩序33条等政策措施,在2020年二季度把保市场主体作为重点,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组织1万余名企业服务专员下沉解决问题1.5万个,为企业减税降费596亿元;三季度则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关键,启动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新签约重大项目497个总投资8671亿元、百亿级重大项目28个。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在服务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夺取“双胜利”中,成都担当作为,打赢了全市疫情防控总体战、复工复产攻坚战、防汛减灾突击战、郫都区疫情防控遭遇战等硬仗,城市韧性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持续健康发展。

  张弛之间的从容,并非无本之木。去年以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展现了成都新型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撑作用。根据《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未来三年行动目标、四大工程16项重点任务、6项保障措施,到2022年,基本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共同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动能之澎湃,为刚;于危机中育新机,为柔。新基建之“新”,也在于为提高经济的强度和韧性提供了新机遇。据了解,突出新基建“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的功能,成都不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快与慢

  在刚柔并济的成都,速度也更为讲究,“快”与“慢”兼容并蓄。

  论快,近五年成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8—1.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保持在36%—38%左右。据初步研判,“十四五”时期成都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8%左右,预计到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2.6—2.8万亿元,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14.6万元。

  从地铁的发展速度,也可窥见一座城市的速度。今年,成都地铁五线齐发,一次性新增200多公里,运营线路总数达到13条,总里程飙升至558公里。由此,成都正式跻身地铁“500公里俱乐部”,跃升至全国轨道交通“第四城”。

  说慢,成都提出全力打造“市井生活圈”,彰显成都“慢生活”的独特气质。如火如荼“变身”的成都一环路,肩负起新的使命——彰显成都独特的市井生活气质,展示蓉城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市井生活圈”的烟火气,是慢;肉眼可见的成长速度,是快。

  成都,正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蝶变。2019年,《成都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出台。以立体多向战略通道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国际交往能力显著增强为主要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实施立体多向战略通道建设专项行动、国际创新合作专项行动、国际经贸往来专项行动、国际化消费专项行动、国际人文交流专项行动。

  “西部内陆宿命”逐渐突破。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量在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中欧班列国际供应链联盟在成都成立;在《2020年四川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要点》中,成都至北部湾班列“天天班”、青白江开工建设多式联运转换中心等新变化尤为亮眼。

  2020年,成都又迎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新机遇。一年来,成渝相向发展进程加快。签署合作协议75项,236个重大合作项目有序推进。成渝两港共建西部枢纽,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运营5年的成渝高铁提速,成渝正式进入“1小时交通圈”。

  变与不变

  如何坚守“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初心,成为全世界城市工作者孜孜求解的时代课题。面对这一课题,成都给出答案: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

  过去五年,成都城市“千年格局”迎变,“未来之城”新生,一座“未来之城”轮廓初显。在营城逻辑上,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提出“城市的核心是人”,推动营城逻辑由“产城人”向“人城产”深刻转变,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

  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超过11万个,建成天府绿道4408公里,新增绿地面积3885万平方米,空气优良率较2015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提升方面,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2.5万人,新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338处,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数领先一线城市,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品牌影响不断提升。

  根据成都“十四五”规划《建议》,成都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感受最深刻、需求最迫切的重点领域,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包括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生活成本竞争力,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计划,持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抓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生态惠民示范城市,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努力让城市改革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加快建成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本。

  在成都,不变的,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初心;变化的,是对幸福城市新样本的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