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3月27日消息(记者邱栎艺)3月26日,以“会客全球 展链世界”为主题的产业功能区高品质会客厅专场在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举行,这也是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首场活动。

  当天,涵盖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的新场景新产品清单会正式“出炉”,释放出300个成都未来的发展机遇。其中,青白江区发布20个新场景、新产品。

▲活动现场

  建设国际化高品质会客厅

  据了解,此次活动“落子”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签约33个馆,法国馆、意大利馆、德国馆等18个馆已开馆,搭建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展销、体验及文化交流的开放型双向交流平台。汇聚了各类优质商业要素和产业资源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已成为成都国际化的高品质会客厅。

  此外,活动选择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举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成都中欧班列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当前,中欧班列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成果,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沿线国家贸易畅通的重要载体。从青白江始发的成都中欧班列运行8年以来,从有效补充海洋运输方式到带动贸易、产业新格局的形成,逐步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为对外开放带来新动力。

  “成都中欧班列大大提升了成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交通便利性,有利于加快城市商品要素流动,形成产业集聚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同时,也是成都实施‘场景营城’的重要载体,将有力推动全市更多的新场景、新产品涌现。”该区港工委副书记、区港管委副主任雷庭表示。

▲“我的田园”场景

  新场景可见可触可感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青白江区涌现的新场景、新产品并不拘泥于具体的行业类别,而是高度整合、促进资源要素跨领域流动,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

  据悉,近年来该区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全面梳理消费提档升级、供应链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亚蓉欧商品馆集群、我的田园等重点场景,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智慧政务、智慧社区、“城市大脑”等建设。这些新场景、新产品的应用已逐渐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可见可触可感。

  走进青白江区大同街道金同华庭小区,可以看到,小区出入口都设置了人脸识别、车辆识别、体温感知等智能设施,实现了对人员、车辆的智能化管理。春节期间,小区返乡居民通过二维码可自主申报行程,实现了疫情防控“线上线下”“人工智能”双结合。“通过小区的智能防疫平台,社区能提前精准掌握返乡人员行程动态,降低了排查难度。”该小区管理人员透露,小区智慧平台还创新设置了困难大家帮、就业服务、投诉报修等功能模块,配备了具备健康监测和一键报警功能的智能手表,实现了紧急情况快速发现、高效处置。

  在消费新场景应用上,青白江区也不止有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这一张名片,还有依托凤凰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厢天府文化古镇等项目打造出的青白江旅游消费新场景。3月,凤凰湖的樱花盛开,成了成都网红打卡地,游客不仅可畅游于绚烂花海,还可参与到花朝节等一系列活动中。

  正在加快建设的城厢天府文化古镇,重点发展“文、旅、商、城”四个方面,打造以风貌修复、文化活化、轻度假、商业配套、生态修复为主的国家4A级景区,已吸引先锋书店、新星星艺术中心、假日酒店等项目落户。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

  通过发展新经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近年来,青白江区通过发展新经济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同时,将发展新经济与“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紧密结合,为市场主体创造蓬勃发展的新机会,为青年人才搭建筑梦圆梦的新舞台。

  蓉欧新经济双创园,就是青白江区着力打造的双创平台提能增效新场景。该园区于去年7月开园,现已成功吸引壹云科技等26家新经济企业入驻,退役军人孵化园、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大学生(青年)创业园也相继落户于此。

  据了解,与传统的创业园区相比,蓉欧新经济双创园专注于培育、扶持新经济中小微企业,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在积微物联线下成都达海产业园库房,行吊正在吊装重约10吨的钢卷,此时控制室里的实时管控大屏上显示着行吊所在的精确位置、货物移动速度、预计完成吊装时间等信息。

  这是积微物联充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全链物联、全程管控、全息共享”的物资精准定位平台,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对仓库各项元素建模,真实还原仓库现场全景。

  作为青白江区新经济代表企业,积微物联紧抓市场机遇,充分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增加积微数码仓、智能门岗、智能加工等一系列新场景、新产品的应用,为园区装上“智慧大脑”,全面提升园区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开启智慧园区新时代。

  青白江区经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合区内院校和技术创新型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特定空间载体中聚力营造能代表我区智能生产、智慧生活的城市新经济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