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疆之二:“情人的眼泪”赛里木湖(组图)
2013-11-28 23:13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打印本页 关闭
水天一色的赛里木湖(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28日消息(记者张雷、刘扬、蒋雪娇)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那么,新疆赛里木湖,就是镶嵌在你心灵上的一滴最晶莹的泪水。
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沿着312国道一路向西400多,进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海拔一路向上,两边的山脉走廊忽然不见了,向远方退去。赛里木湖用一片令人窒息的纯粹的蓝色瞬间占据了你所有的视线。那一汪无边无际的碧蓝的湖水,仿佛仙女遗落的宝镜,矜持而又沉默地躺在那里,倒映出天山的冰清玉洁和松林的苍翠欲滴。
赛里木湖,是大西洋温暖的呼吸最远到达的地方,几千万年的地质变迁,几百年的传说故事,让赛里木湖成为一个美丽的传奇。自乾隆28年(1763年)起,清政府将赛湖列入每年都要举行祭典的名山大川之一。
博州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子才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他为我们介绍了赛里木湖这个名字的由来:赛里木湖一种说法是突厥语:“山脊梁上的湖”。四周都是山,湖面海拔就有2073米。还有一种说法是波斯语,白净湖,乳海。
有了这么多美丽的名称,你一定能够想象赛里木湖的颜色是多么的美妙。赛里木湖四周居住着很多蒙古族牧民。我们正好赶上当地的蒙古族牧民举行祭敖包仪式。
“敖包”,蒙古语是“石头堆”的意思。在新疆的大草原上,常常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张子才介绍:祭敖包的仪式非常庄重,人们穿着盛装唱起民歌,现场还燃起阵阵松柏的青烟。坐在最前面的几位是远方来的客人,蒙古族朋友习惯用最热情的方式,端上清蒸乌恰(羊的后脊梁)给最尊贵的客人,招待远方的贵宾。
蒙古族祭敖包仪式的时间并不固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令会有不同的日期。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各个牧区季节气候不同,一般在夏秋之交。期间会举行蒙古族三项竞技:射箭、摔跤、赛马。当然,现场少不了为来宾演唱蒙古长调,蒙古长调不是在一般场合唱的,只有婚礼、老人祝寿、敖包压轴戏等重要场合,才会隆重登场。
当天,我们在现场有幸欣赏到额尔古纳乐队演唱的蒙古长调《鸿雁》,在这样的歌声中,赛里木湖的美丽更加令人陶醉。
那茫茫无际的大草原,那纯净迷人的蓝色的湖水,蓝天、白云、松林和野花,都让人体味到自然界独有的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
赛里木湖的美丽不只是在自然的景色,围绕着赛湖还有很多迷人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伊犁的草原上,有一位富裕人家的哈萨克族姑娘,爱上了一位穷人家的小伙子。姑娘美丽漂亮,小伙子英俊潇洒。但他们的爱情不被富裕人家的父母接受。于是小伙子和姑娘便双双骑马欲逃出伊犁河谷去寻找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可是当他们逃到果子沟的时候,被数千米高的科古琴山当住了去路。眼看着后面的追兵就要到了。小伙子扬鞭驱马欲跳过那湍急的果子沟河流。可是,马一路奔波疲惫,没有跃过去。小伙子落马负伤,姑娘痛苦流泪。这时有两只白天鹅飞过,她们落下来,背负着小伙子和姑娘飞过了果子沟。
可是飞过去后,是一望无边的一个硕大的湖泊。白天鹅飞不动了,便落入了湖中。小伙子和姑娘为感谢白天鹅,而且他们见白天鹅那样相亲相爱,又那样见义勇为,便想:何不变成白天鹅自由自在地生活,自由自在地飞翔呢?于是他们放弃了挣扎,与白天鹅一起在湖泊中畅游。从此每年的盛夏甚至是落雪的日子里,在碧波万顷的湖泊上,常看到一对对美丽的白天鹅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嬉戏。人们说,那是白天鹅在向相亲相爱的人们表示祝福祝愿呢!
除了这个关于爱情的传说之外,还有神秘的赛里木湖怪的传说也一直在当地流传。清代历史地理学家许孙,跑过新疆每一个湖,有过赛里木湖的记载。大脚长须的青羊,它一出现就有灾难,暴雨倾盆,牲畜死亡。牧民就要杀牛宰羊祭奠它,它会沉到湖底,云开朗日。
现代也有传说,有人见到水下的巨大的影子,据说是湖怪。到底赛里木湖有没有湖怪呢?这还是一个迷。但是,越神秘的事情就越令人好奇,也就越吸引人们前来探究。
在赛里木湖畔,我们遇到了几位南方来的游客,赛里木湖的优美环境得到了游客发自内心的赞美。张部长告诉我们说,几年前赛湖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为了保护环境,这几年把牧民迁出了核心景区。
但愿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赛里木湖能够再现古时的美丽,让这里的人们能够发自内心的快乐歌唱。
相关新闻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