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消防队里的团圆夜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战士们擀饺子皮(央广网记者 杨阳 摄)

  央广网西宁1月31日消息(记者杨阳 通讯员李春飞 张雕)一年一度的春节如约而至,很多正在战备的消防战士仍然无法回家过年。对于战士们和家属来说,部队里的团圆饭有着特别的滋味和感动。

  来自“东西南北”的饺子

  郭延贤,青海省西宁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当兵24年了,只有在上军校的2年里回过家过年。昨天是除夕夜,当记者来到特勤大队的时候,老郭正在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尝了尝饺子馅,羊肉大葱的。厨房里,大家各自分工,也许是包饺子的战士手法太娴熟了,一直起着哄催着说:“饺子皮又没有了,你们可快点喽”,这下可忙坏了擀皮的战士们。餐桌上,老郭包的特别起劲,作为地道的甘肃人,做面食可是他的拿手绝活儿。旁边一桌,来自江苏的战士申华和来自陕西的战友就包饺子的技术探讨了起来。10年没回家过年的申华从初中开始就帮着家里一起包饺子,和陕西的又大又饱满的饺子相比,他包的饺子很精细,尤其是褶子,很是好看,就像沙县小吃里出售的一样。还有的战士包成了馄饨的样子,大的大,小的小。老郭开玩笑的说:“不管饺子长什么样儿,别下到锅里开了口子就是及格的饺子。”就这样,来自天南海北的兄弟们聚在一起,虽然包着不同样式的饺子,但是都怀着同样的心情:“终于可以吃到饺子了”,“爸、妈,今年我又回不去了”。

  “你回不去,那我就过来”

  从厨房里出来,老郭和战士们开始安排着春节期间的战备,和往常一样,检查车辆和设备。检查完,他回到办公室准备着晚上的工作。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她的妻子和女儿正在前往部队的路上。

  天色渐渐暗了,失去太阳温暖的高原开始逐渐寒冷了起来。忙碌了一下午的老郭似乎也有点困意。但是,当他意外的看见妻子和女儿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我看到这个皮肤黝黑、个头挺拔的西北汉子高兴的像个吃着糖的孩子,一把抱住边跑边唤着爸爸的女儿,妻子带着笑,缓缓的走来。

  虽然老郭的家也在西宁,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也很少回去。老郭的妻子在西宁上班,在外人的眼里,她内外操持着,在孩子的眼里,是又当爹又当妈。结婚12年,老郭和她妻子就没有在一起过过年。老郭妻子说:“虽然生气的时候会埋怨,他不能顾家,但是既然选择了他,我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无怨无悔。”说到这次来部队过年,是因为老郭的女儿想念她的爸爸,每次看到电视上出现消防队员救火救人的场景,她都会骄傲的说:“看,这就是我爸爸。”老郭的女儿只有10岁,但是说起话来很成熟,和我认识的老郭性格一样,可爱中带着坚强。

  我们都在身边,就是“圆”

  今晚在特勤大队,除了老郭的妻子和女儿,还有其他几名战士的家属也来到部队过年,大家一起包饺子,唠家常,热热闹闹。但是家属们也不敢多停留,怕影响工作,也都早早的回去了。在青海省海东市消防支队,有16家24名家属们来部队过年,他们有的来自四川、有的来自陕西。心酸的是,大老远的跑来,却迟迟见不到思念的人。

  除夕夜,海东市的周边农村麦草垛起火不断,从昨晚到今晨就出警多达65次。营队里,军嫂们忙着给战士们准备年夜饭,营队外,战士们马不停蹄的在部队和火场间穿梭。互助中队装备技师杜云峰的妻子是大年三十下午才到的警营,杜云峰却一直在出警,刚刚下车跟妻子打了一个招呼,又跟着出警了,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来,吃饭的时候小两口才算有时间说说话。这让我想起了那句俗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见不到我”。杜云峰的妻子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要他平平安安,我就放心了。”确实,当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群人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严阵以待,为我们的幸福和温暖保驾护航。虽然他们牺牲了小家的团圆,但是有家人的牵挂,有社会的尊敬,我们都在互相的身边,这也是“圆”。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责编:刘明霄  日期:2014-01-31
标签:新春走基层;消防队;团圆夜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