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哈巴河:那水、那树、那人、那传奇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哈巴河的河水与蓝天、绿树交相辉映(央广网发 陆明明 摄)

  央广网8月1日消息(记者陆明明)哈巴河是我们此次“绿色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选择这里作为一段旅程的终结似乎有着别样的意味。作为中国最西北边陲的县,哈巴河风光旖旎,物华天宝。除了有看不尽的美景,还有数不清的动人故事和传说,从古至今在这里流传。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远行,怎么会了解远方的每一个陌生而绚丽的生命轨迹呢?”行到水穷处,面对奔流不息的哈巴河,风姿绰约的白桦林,我们“坐看云起时”,细细地品味,静静地感悟这属于哈巴河的美丽与神奇。

  那水——哈巴河

  哈巴河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草原广阔、山川秀美。因哈巴河这条河流而得名。“哈巴”这一称谓从何而来、什么意思,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因河而来,有人说因树而来,也有人说因鱼而来。我更愿意相信第一种说法:哈巴河上游有十一条支流,其中较大的七条都以“哈巴”为名,它们发源于阿尔泰山深处的冰川,蜿蜒曲折,迂回百里,最后汇入哈巴河,随额尔齐斯河流向大海。

  自古,河流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明,流传一段佳话。哈巴河也不例外,近代以来,在抗击侵略、守卫国土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一段为当地人代代传唱:19世纪,行将就木的清王朝不敌外夷入侵,丧失了大片领土。当时,野心勃勃的沙俄意欲染指哈巴河这片美丽净土,大举进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族,在民族首领和部族头人的率领下,顽强抵抗,最终驱逐了沙俄近千人的骑兵部队,保住了我国秀美的河山。

  建国以后,边疆各族同胞仍然定居在哈巴河沿岸,守护着祖国漫长的边界线。那一时期也产生了大批广为传扬的故事:“西北第一哨”、“父子两代护边员”、“兵妈妈宣传队”。哈巴河也因为这些故事而愈加灵秀婉约、瑰丽神奇。

  那树——白桦林

  在哈巴河,说到独一无二,非白桦林莫属。北宋王安石有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用这句话来形容白桦林绝不为过。哈巴河的白桦林规模之大,世所罕见,绵延138公里,被誉为“西北第一白桦林”。当然,只有真正的美景才能不负盛名。这里的白桦林景色因时而异,四季分明,春日的霜枝吐绿,初夏的万木葱茏,秋天的叠翠流金,隆冬的银装素裹。每一种景致都是不一样的境界,每一种境界都给人无限的遐想。

  当地的哈萨克居民非常喜欢白桦树,称它为“百树之王”。相传,19世纪初哈萨克伟大的思想家、诗人阿拜之父库南拜,曾经从哈萨克斯坦,慕名来到哈巴河畔,在白桦林中搭建了50座白色毡房,邀请亲朋好友居住在白桦林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如今白桦虽在,斯人已去,只留下一段美丽的传说,供后人追忆。

  那人——阿克塔木人

  萨尔布拉克乡阿克塔木村是哈巴河县的一个回民村,全村除一户哈萨克族和两户汉族以外,全部是回族同胞。村党支部马书记介绍,萨尔布拉克乡是1974年成立的,成立之后阿克塔木村就来到这里定居。阿克塔木这个名字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含义是“并排两棵树”: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眼望去只有两棵树,除此之外都是戈壁沙滩,这也正是当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建村伊始,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庄稼种下去以后,“风来跟风跑,水来跟水流”,头一年种的24吨小麦最终只获得了3麻袋的收成。

  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人望而却步。村民人心惶惶,大量外迁。用马书记的话说,原来阿克塔木村有“三多,三少”:村民往外跑的多,搬来的少;男娃娃多,女娃娃少;驻村干部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当时全村就下定决心,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经过村民的努力,退耕还林实施当年,阿克塔木村的退耕林就达到1300多亩,防风林达到2000多亩,林地面积与耕地面积相当。通过退耕还林,哈巴河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阿克塔木人也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段令人惊叹的传奇。

  哈巴河、白桦林、阿克塔木人,这三个看似并无关联故事,其实都是一段传奇——生态与人的传奇。透过它们,我想表达的是:“绿色中国”,我们一路走来,不断地见证着传奇,也在创造着传奇。现在,这段旅程接近尾声,在哈巴河即将告一段落,但是我们没有遗憾,因为这二十天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付出的是我们不眠不休的辛劳,收获的是这绿染山河的希望。在我们的心中,另一段“绿色中国”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最后用一句话作别:

  哈巴河,这片土地因河而得名,因树而绮丽,因人而神奇。二十天,这趟旅途因绿色而结缘,因走过而不悔,因你们而绚丽。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编辑:夏可欣作者:  日期: 2014-08-01 13:11:00
标签:哈巴河;绿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