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抬杠”现场演示(央广网发 韩春茂摄)
央广网奇台4月19日消息(记者张雷 昌吉台记者朱丽君 通讯员韩春茂 李海涛 孙莉)新疆“农业大县”奇台县“长寿之乡”七户乡第三届开犁节昨天开幕,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演绎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探寻绿色长寿之乡的秘密。
“开犁啦……”欢快的锣鼓声中,随着当地一位长者的一声吆喝,两位农民牵着两头耕牛并肩前行,后面牵引着一个近3米的木质犁头,在海拔1900米的山坡旱地上,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模式开始了今春的第一犁。
今年68岁的杨万伦是有着50多年种地经验的庄稼把式,他一边用鞭子赶牛,一边扶着跟随他多年的犁头,向游客们介绍着:“这叫二牛抬杠,两头牛一条杠子,我十七岁从大集体开始用这个东西犁地。现在不用了,真是舍不得,有感情。好多的青年人都不知道了,这个展示就是让大家来参观,这个东西到底是干啥的。”
“二牛抬杠”的后面,农机手任大伟驾驶着崭新的大马力拖拉机犁地,与传统的“二牛抬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任大伟说:“过去的‘二牛抬杠’,劳动强度大,经济也上不去,老一辈比我们这一代辛苦。我们现在赶上好时代了,党的政策好,买农机有补贴,种地方便了,人也轻松了,没有以前累了。”
开犁节系列活动农副产品展、特色小吃展、民间艺人作品展、美丽七户摄影展、大型农机具展也让人目不暇接。游客纷纷登上拖拉机体验一把犁地的乐趣,来自福建的游客欧阳激动的说:“来新疆刚好赶上开犁节,让我大开眼界。那个‘二牛抬杠’令人非常敬佩,父老乡亲把这个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没有把它流失掉,很值得我们学习。这边的美食特产都是纯绿色的、有机食品。我要把这边的特产带回家,让我们家乡的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也分享分享。”
一边欣赏着极具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一边吃着香甜软糯的长寿粥,83岁的柴德金老人道出了七户人长寿的秘密:“这个地方的老人都长寿,我们这里山清水秀,山上种的油菜、麦子呀不浇水都长得好的很,靠天吃饭,化肥都使的少,把这个地方还是要保护好,发展好。”
新疆奇台县农耕文化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军队来这里屯田。到了清乾隆年间,农耕文化已相对发达。每逢农历四月初,奇台县南部山区七户乡农民,都要举办传统的开犁仪式,开始他们的耕种生产。
面对高海拔、缺水等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这里的农民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良田地,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和畜牧业。红花、鹰嘴豆、白豌豆、大麦、油菜等作物都被种在一片片山坡上、山顶上,每逢秋季,不仅收成好,还造就了多彩的山区美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
七户乡党委书记金学兵表示:“通过这些活动主要是展示我们乡的特色农副产品,特色小吃,带动经济发展,把我们乡打造成神奇、绿色、美丽的长寿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