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南郏县:从感动中发现一座城的精神力量

2017-02-21 10:1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平顶山2月21日消息(记者胡晓辉)从北汝河摆渡20多年坚守的老船工李长根,到11年风雨无阻背着患病儿子上学的赵晓阳,在河南郏县,一个个温暖的镜头,一句句真切的话语,体现了友爱互助,乐善好施的民风和人文气质,感动了一座城。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不再只是个人的追求,更成为一个县城的品格与前行的力量。

  乡亲们口中的“服务员”

  “刮风下雨也好,大半夜也行,只要我们过河,李老汉都在。不仅仅是感谢,更多的是感动。我经常和孩子说,要学习李老汉这种精神。”郏县堂街镇李庄村35岁的李江涛说。

  李江涛口中的李老汉叫李长根,这位63岁的老船工已经在北汝河郏县堂街镇阴山渡口摆渡了20多年。

  北汝河,已经在郏县境内流淌了数千年,在该县堂街镇画了一个“几”字形的圈儿,当地人俗称河里圈。

  圈里有圈李、北张庄、前营、邵湾等13个大小村庄,一万多村民平时来往于王集乡、堂街镇,都要从阴山头渡口乘船过河。

  20多年里,为了全心全意摆渡,老船工李长根一年365天从没离开过渡口,晚上有时住在船上,有时住在紧临渡口的小屋里。

  “原来是他父亲摆渡帮乡亲们过河,长根接过来有20多年了,他几乎都是随叫随到,而且都是乐呵呵的。我们都开玩笑说他是我们的服务员。”长桥镇姬老庄村67岁的茹秀全老人很钦佩李长根的做事态度,觉得这是他能坚持摆渡这么多年的原因。

  “没啥,就想为乡亲们做点事。”李长根说,从小跟着父亲在船上摆渡,后来老人干不动了他就接手干。“既然做了这事情,就要有这个担当。”

  儿子在他背上过了11年      

  儿子趴在他的背上,赵晓阳左手提着书包,右手把住儿子的双腿,面带微笑快步走向(或走出)教室,有时还跟儿子开心地说着加油。

  从周一到周五,在郏县县城文化路东段的明德小学,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这样的画面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卫蔡群的眼前。

  蔡群说,她常常被这个画面感动着,“赵晓阳个子不高,每天背来背去的,从没见他烦过,对孩子这么有耐心,一定是个好父亲”。

  赵晓阳家住郏县文化路中段,距离孩子上学的学校大约有一公里。

  他的儿子叫赵家康,今年11岁,出生后便患有罕见的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小家康的身高只有1.1米,腿部呈X形,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11年里,他的背成了儿子最依赖的港湾,用铁汉柔情演绎父爱如山。

  “这孩子脑子好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愿给人添麻烦,整天就坐在凳子上学习。之前有些调皮的学生现在都争着学习,对我说要向赵家康看齐。”小家康的班主任李华醒说。

  在郏县,一个个的平凡善举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动着,一个人的精神已经扩展为一座城的财富,一个典型的力量已经拓宽成为一座城的能源。

  目前,郏县已形成以青年志愿者协会、党员义工队伍、爱心小分队等为主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志愿者人数达1万余人。

  “郏县紧紧围绕文明郏县建设,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平安幸福新郏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郏县县委书记韩宏亮说。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