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促经济惠民生 贵阳市乌当区发力大数据产业

2017-05-19 20:3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贵阳5月19日消息(记者孟海 通讯员韩雪)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网络建设基础,全面启动大数据发展及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大数据“核心、关联、衍生”三大业态,以政府数据“聚通用”为抓手,以大数据应用为重点,不断挖掘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价值,积极探索推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改善民生服务。

  积极推进大数据智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构建自主可控的基础网络方面。通过对区属原有远教网络升级改造,初步建成覆盖全区的光纤网和新天主城区无线WiFi网,形成数据源采集、应用和自主可控的“天地双网”。三大运营商和广电网络基础设施整体提高。目前乌当区电信、移动、联通及广电宽带实现主城区100%覆盖,行政村通宽带率达95%以上。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数据中心。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目前已建成存储量为500TB(可实现最大存储5PB),可满足呼叫座席2万线,最大承载云桌面用户端2万个。

  积极搭建良好的大数据发展公共平台

  乌当区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及大数据发展综合运营平台—“智源公司”,建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和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聚集大数据创业创新企业130家,带动就业1800余人。基地已形成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等公共平台。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工作有序推进。国家级农业园区搭建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平台。全区发展电商、微商 200 余家,直接从事电商产业服务人员 1200余人。建成智慧城市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已将城管12319、公安110视频信息、电子政务监察、社区网格化管理等6个系统接入并运行。

  积极促进大数据智慧应用推广

  政用方面。一是智慧社区项目。以网格化作为管理手段,整合各社区信息服务资源,融合了户籍人口、党建、城市管理综合部件、机关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等信息。配备166个手持终端,并通过开展网格化信息系统手持终端使用培训,完成7.6万余人的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对比。二是乌当区视频报警联网管控项目。完成覆盖新天城区、东风镇、羊昌、百宜等乡(镇)、社区安装监控探头340余个,进一步提升了全区技防监控能力。三是政务协同办公系统项目。利用自建网络,通过系统改造提升,实现各单位电子公文收发以及协同办公。四是智慧生态项目。已基本建成集监控、传输、分析、展示于一体的智慧生态系统,实现23家排污企业监管,安装126个大气检测点位及1个水检测点位。

  商用方面。一是电子商务项目。目前,已搭建了贵州(乌当)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全区发展电商、微商 200 余家,直接从事电商产业服务人员 1200 余人,已有28家电商企业入驻投入运营。二是智慧旅游项目。区内重要景区景点配置了364个摄像头,基本实现公共区域24小时可视化监控。同时与驴妈妈、淘宝旅游、携程旅游等旅游电商平台建立了长期合作;47家宾馆酒店加入了线上销售,占全区宾馆酒店71.2%。三是转型升级项目。依据“互联网+”模式,威门药业依托威门大数据电商平台项目,2016年实现威门大健康电子商务平台线上药品销售产值3000万元。

  民用方面。一是智慧医疗项目。通过搭建区域医疗云平台,区内12家公立医院已全部使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各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共享交换、区域医联体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居民健康档案的共享。二是智慧教育项目。完成了实施方案,顺海小学、乌当小学等学校光纤布网及东风、水田等部分乡镇校外公共网络布线工作;实现全区中小学学生升级、毕业等学籍异动的适时、有效、动态管理。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平台项目。已建成108个线下文化服务网点,同时完成平台网站、手机APP的功能性开发,网站平台已上线运行。

  形成了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产业聚集明显。通过信息(智慧)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共培育本土企业62家,带动就业350余人;打造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引进了深圳富盛通、众致合一、数字政通等68家企业。大数据及相关企业从2012年的17户增至2016年144户,大数据及相关产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17.58亿元增至2016年的70.96亿元。从业人数从2011年的1455人增至2016年的6630人。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12年以来,该区共完成大数据及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项目签约26个,总投资额79.06亿元;已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额44.68亿元;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在乌当区组建北京理工大学贵阳创新研究院,成为落户贵州的首个国家985高校。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