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科院海洋所发布“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 填补国内空白

2017-06-19 13:3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青岛6月19日消息(记者王伟)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织召开的“深海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成果推介暨发展战略研讨会”19日在青岛举行。在会议上,中科院海洋所也对外发布了“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依靠该系统深海数据实时传输功能,今后科学家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实时掌握深海大洋的动力状况,对深海数据的查看模式从“录像回放”变成了“现场直播”。

  据介绍,中科院海洋所经过3年多的努力,成功在西太平洋相关海域收放潜标73套次,建成了由16套深海潜标组成的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获取了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连续3年的温度、盐度和洋流等数据。2016年底,首次实现了深海数据的实时化传输,截至目前,深海观测数据已成功连续实时回传190多天,创造了国内外有明确文献记录的实时获取深海数据的最长工作时间,这标志着深海数据的实时化传输已经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

  据了解,“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填补了我国获取西太平洋纬向流系和其与西边界流 关联区上层和中深层同步连续观测数据的空白,这将为我国的深海大洋科学观测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为保障国家的海洋环境安全提供支撑。

  会议当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方签署了“西太平洋深海实时化潜标观测数据使用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各自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对深海实时化观测数据进行了拓展性应用,加速我国海洋与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业务系统的建设步伐,更加有效的将观测结果应用于海洋环境预报和安全保障领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研究员向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移交了系统安装盘,标志着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开始共享。王凡表示,深海观测数据成功连续实时回传190余天,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稳步提升,为保障国家海洋环境安全和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王凡说,西太平洋地区对准确预报厄尔尼诺、季风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区域。在这个海域实现了潜标的实时化传输以后,可以直接服务于气候预报,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

  据了解,该系统还将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提供西太平洋实时化潜标观测数据,并将相关数据与现有深远海海洋环境预报模式相融合,及时修订温盐流和短期气候预报产品,提高海洋环境预报精准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也将利用实时数据,来发展和改进海洋动力模式,开展深海海洋环境参数化和模式数据同化等研究,对现有潜标站点进行评估。两方将根据数据使用情况向中科院海洋所提供关于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优化和升级的建议和意见。

编辑: 郑睿
关键词: 西太平洋;深海;数据

中科院海洋所发布“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 填补国内空白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织召开的“深海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成果推介暨发展战略研讨会”19日在青岛举行。在会议上,中科院海洋所也对外发布了“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依靠该系统深海数据实时传输功能,今后科学家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实时掌握深海大洋的动力状况,对深海数据的查看模式从“录像回放”变成了“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