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引进优秀军中名医服务深圳

2017-07-28 15:2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深圳7月28日消息(记者杨振)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是深圳首个落地的“三名工程”名院项目,是南方医科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办院的重大成果,是深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更是一所继承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医院。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推进,大批干部退出现役,一批军中名医慕名来到这所医院,带着责任,带着担当,他们又成为深圳医疗改革的急先锋。

  从第一军医大学到南医深院,永远不变的是军人的作风 

  2014年9月22日,深圳市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正式签约合作共建南医大深圳医院。10月22日,一个11人的筹建小组奔赴深圳,开始了从无到有的艰苦创业。

  此时的医院,除了一幢尚未完工的大楼,草创未就、百业待兴。时间紧,任务重,筹建小组招兵买马,从零开始,奏响了“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的动员令。

  南方医科大学的前身是第一军医大学,是一所历经峰火硝烟的军中名校。2004年8月24日,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地方,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南医大虽然脱下“军装”多年,可是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军队优良传统没有变,雷厉风行、精益求精的军校特色没有变。11人的筹建小组,大部分成员都跟随大学走过了这个历程。曾经的军人经历、难忘的军校生涯,给了他们深入骨髓的军人气质。对他们来说,筹建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传承。

  每周一清早天不亮就从广州出发,周五下班再赶回,一周工作七天不回去也是常态。中午只能在办公室休息一会儿,晚上8点以后才能回到住处。他们说:我们曾经是军人,特别能吃苦。

  人力资源部部长陈玉平肌腱严重扭伤,信息资讯部部长王逸欣脚骨折,两个人先后坐上了轮椅。但是从头到尾,他们的工作都没有间断过。他们说,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轻伤不下火线。

  开业需要大量的护士,进修工作必须在年前落实,可是各附属医院此时都已没有进修计划。蔡文智副院长带着几名工作人员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找领导、求同学、托朋友,硬是安排了近百名护士的进修,办公室一连多日彻夜灯火通明。她说,穿过军装的人,特别能战斗。

  转眼就是春节,家家都在吃团圆饭,筹建小组的工作人员们却还奔波在路上……特别能奉献,在这时深刻体现。

  “军人”两个字不仅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品质,意味着执着。

  深圳医院的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医院,筹建小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哪怕再繁琐也绝不将就。1000张床位、800个房间、9万个项目、18万平米空间,他们对着图纸,在尚未完工的空旷大楼里跑上跑下,一一去斟酌。因为家具质量不符合要求,他们果断废标;医院功能布局有很多地方不科学,他们一项项跟工务署协商、更改。他们说,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2015年12月28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正式投入运营。从筹建到开业,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创出了一个“南医速度”。深圳市各级领导纷纷前来考察慰问,吴以环副市长多次在会上称赞:“南医大不愧是军校出身,干事就是有效率!南医大不仅给深圳带来了医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果断执行的文化”。

  从军队医院到地方医院,脱下了军装脱不掉军人的素质

  在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桑宏勋主任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醒目的相框,里面是他笔挺的军装照。虽然脱下军装已经一年多了,但军人的情结还一直萦绕不去。 

  军医属于文职技术人员,是军队改革的重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改革大潮涌来,每位军医面对去留都要做出选择。

  桑宏勋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副院长、全军骨科研究所副所长,精于微创脊柱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脊柱机器人手术及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精准化数字骨科脊柱手术。是南医大深圳医院的真诚邀请和深圳对医疗人才的渴求点燃了他再创一番事业的激情,2016年4月,军龄已经三十多年的桑宏勋来到深圳。

  那时的医院刚开业不久,从诊室的布局到病床的摆放,从人员的招聘到病人的收治,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天早晨不到7点就出门,夜深人静了还在科里巡视。他拿出军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一头扎进科室建设,很快科室发展就跨入了快车道:3D骨科技术、90高龄老人双髋关节置换手术、为百岁老人实施骨髓炎清除术……一系列高难度手术陆续展开,让业界震惊。不久前,他们又成功救治颈椎外伤高位截瘫患者,轰动一时。今年5月,钟世镇院士数字骨科团队也入驻医院,成为深圳“三名工程”名科项目。有病人夸他们技术好,桑宏勋笑了:这就是军医的素质。

  烧伤整形科主任朱雄翔同样来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是全国知名的创面修复专家。来到深圳医院后,他先后搭建了整形美容、烧伤瘢痕整形、瘢痕治疗、功能康复等多个技术平台,引进了郭树忠整形美容“三名工程”团队,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他为5岁足外翻患儿进行了胸背动脉穿枝皮瓣游离移植修术,在背上“种皮瓣”,再移植到足上,手术难度很大,体现了瘢痕整形最高水准,是深圳市首例。他说,善打硬仗,这是军队医院的传统。

  日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了一例全国罕见的门脉高压胰腺假性囊肿超声内镜引导下内引流术,手术地点不在常规的内镜中心,而是在外科手术台上,因为患者情况特殊,虽然微创,但随时可能大出血,风险巨大!所幸手术顺利,患者术中出血量不到20ml。

  主刀医生张筱茵教授是全国著名超声内镜专家,迄今已成功完成1000余例消化道超声内镜诊断治疗,不久前才作为重点人才从全国排名第一的西京医院消化疾病医院引进。像这位患者手术风险这么大的病例,她也从未遇到过。有人提醒她,这是地方医院,医患纠纷可比部队医院多,但是她说,从军队到了地方,军医的责任心不能变!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冒些风险也值得。

  这两年,南医大深圳医院聚集了一大批全军优秀医学人才。目前医院有70多名专家教授有军医经历,他们中有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主任、副主任,有军队专科医学中心的主任、副主任, 其中已有18人已被认定或待认定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后备级人才”、“宝安区高层次人才”等各类称号。他们的到来迅速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提升了深圳市的医疗救治能力。

  从团结奉献到开放包容,军营特质已经融入医院文化

  7月13日傍晚,一名钢筋贯通伤伤员被送到了医院急诊,病人多个重要脏器被钢筋贯穿,生命危在旦夕。廖四照院长立即赶到急诊指挥抢救,紧急成立由胸外、普外、泌尿外、急诊科、ICU、影像中心、麻醉手术中心、输血科、检验科等组成的重症救治专家组,多学科联合手术,将钢筋安全拔出,鬼门关前抢回了一条生命。

  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昏迷三天的台商多器官衰竭,肾内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等十多个科室联手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消化科、儿科、胸外科、麻醉科、影像科多学科联合救治,为两岁宝宝安全取出误吞的尖锐金属片……

  “多学科协作危重急症诊疗是我们医院的一个特色。” 廖四照院长对此很是骄傲:“多学科诊疗需要配合,需要协作,它不仅代表着医院的诊疗水平,也显示医院的管理水平。”

  胸外科专家、医教部主任张建华之前曾担任甘肃定西医院副院长,不久前在麻醉、ICU体外循环中心等科室的协助下,他成功完成了深圳首例自体肺脏移植手术,这让他的体会更具有说服力:“在这所医院你随时能感受到一种类似军营的特质。比如说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比如说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态度,比如说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氛围。”

  医院刚刚开业,工作人员来自天南地北,但在深圳医院,南医人传承第一军医大学的责任奉献与深圳特区的开放包容交融沉淀,让汇集在这里的人才体验到了不同以往的文化氛围。

  影像科主任刘玉宝原来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学科骨干,他放弃安逸的生活来到南医大深圳医院,就是被这个广阔的事业平台所吸引。2016年春节,为了保证医学影像中心需照常运转,刘玉宝身先士卒,一个人连续值班8天8夜。短短一年多时间,影像中心开展的多项技术填补了深圳医学影像专业的空白。医院要上报他的先进事迹,他说,在这所医院,大家都很拼,我只不过是和大家一样。

  医院心血管外科学科负责人李轶江主任在德国工作16年,来到深圳医院后,刚刚回国的他难免有许多不适应,医院的同事们纷纷向他伸出援手,帮他搞策划做宣传,给他介绍病人传授经验,很快李轶江就成功开展了该院第一例体外循环手术,打开了科室建设的局面。

  从服务军营到服务社会,永远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六月的深圳,就像蒸笼一般。在桃源社区,“大爱南医送温暖”的义诊活动正在进行。面对络绎不绝的求诊人群,医生们忙得汗都顾不上擦,任由汗水湿透了白大褂。来自兰州军区总院的骨科教授樊晓海对这样的场景十分熟悉,作为曾经的医疗队成员,他去过汶川、到过玉树,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冲在最前面,不管在哪里,都是军医们的使命。

  坚持义诊成了南医深院的传统。自开业以来,他们利用周末、节假日深入社区、大型企业,组织义诊活动;他们开展“情暖鹏城·关爱老人”、“情暖鹏城·关爱成长” 系列活动,为老人、儿童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他们“走进百强企业”,组织健康讲座;他们选派优秀专家到电台、书城、科学馆授课,传授健康知识;他们为全市应急志愿者培训急救技能。今年“八一”,他们又专门开展“情暖鹏城 关怀老兵”活动,为退伍老兵免去挂号费和诊金。

  从服务军营到服务社会,永远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南京军区解放军94中心医院引进的肛肠外科主任刘琴远,是全军肛肠专业副主委。来到深圳后,病人慕名而来,他一个人带个助手, 一线、二线、三线全都自己干,一天手术从早干到晚, 20多张床位收得满满的,工作量比过去大得多。他说,虽然很累,但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被病人需要,永远是医生的荣誉。

  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开业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南医大深圳医院最高日均门急诊量已突破1800多人次,开放床位数已达到700多张;医院发展速度惊人!

  如何建设好深圳医院,如何更好地让“名院”服务深圳,他们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责任与奉献。

  要服务好深圳,就要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让深圳的病人留在深圳。医院着力解决危重急症和疑难杂症,让深圳的病人不离开深圳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一年来,医院开展了大批高难度的技术,如深圳市首例自体肺移植,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微创治疗,为92高龄心梗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和二尖瓣置换术,肝叶切除术等等,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在今年的“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申报工作中,共有七个团队获立项,为深圳吸引一大批国内外高层次医学专家。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医院依托大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平台和自己强大的人才优势,始终不忘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把医院早日建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临床科研型综合性医院” 在努力奋斗着。正如肖烈辉书记所说:“改善民生、服务社会是我们使命,助力深圳医疗事业、造福深圳人民是我们的永远的责任!”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广东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引进优秀军中名医服务深圳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是深圳首个落地的“三名工程”名院项目,是南方医科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办院的重大成果,是深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更是一所继承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