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建设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2017-12-26 21: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成都12月26日消息(记者刘天思)仅凭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建设,就能节约成本费用超过1亿元;依靠预报调控一体化平台,就可每年减少负荷调节工作量约3万次;通过定量降水预报等先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就能减少电煤消耗11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万吨……上述先进技术为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带来的变化,正是其近三年建设智慧企业引领创新发展的缩影。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12月26日,记者从在成都举办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业——智慧企业建设成果发布会上获悉,国家能源集团所属的大渡河公司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率先提出建设智慧企业,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国有企业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引擎,为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亮出一张典范名片,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写下了最生动的实践注解。
  用管理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企业创新,当有重器。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在实现业务量化的基础上,强化物联网建设,深化大数据挖掘,推进管理变革创新,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感知、网络化传输、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应用,从而使企业呈现出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纠偏升级自主化的柔性组织形态和新型管理模式。
  大数据是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带来了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潘云鹤在11月29日中企联组织召开的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成果鉴定会上点评:“大渡河公司提出智慧企业理念并投入实践运用,按照以数据驱动管理打造的企业,不是企业简单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也不是单纯建设企业数据库系统、自动化系统,而是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在大数据支撑下,采用各类人工智能手段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水电企业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确立了业务量化、集成集中、统一平台、智能协同的建设路径,推动了数据大感知、大存储、大传输、大计算、大分析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了“一中枢、多中心、四单元”的顶层设计架构,推动了企业管理变革与模式创新。目前,在企业建成了多个符合水电流域公司职能管理的专业数据中心和智慧工程、智慧电厂、智慧调度、智慧检修等智慧业务单元。随着基于符合水电企业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个智慧项目落地,大大增强了企业决策管理水平与管控效能,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具体来说,建成了覆盖电力生产全过程的大型流域梯级电站预报调控一体化平台,在国内首创应用多项智能调度决策支持技术,研发了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梯级电站经济调度控制(EDC)技术,改变了以往省网调度对单一电站、单一机组下达负荷指标,为向多个电站群下达负荷总指标的模式,一年减少负荷调节工作量约3万次,有效发挥了梯级电站联合调度优势。建立了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平台,深入开展设备运行大数据分析,对机组设备进行在线监控与实时诊断,提前预判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及时部署检修方案与策略,促使检修管理模式由计划性检修、事后检修逐步向状态检修、改进型检修转变
  两组具体数字,最能够代表大渡河公司用管理创新提升发展质量的成效:在2016年检修期间,以深溪沟电站4F机组作为状态检修试点,优化检修项目73项;2017年,通过分析铜街子电站检修前状态数据,简化相关检修项目,13号机组检修工期由20天缩短为5天,节约检修费用1725万元。
  与此同时,大渡河公司与华为企业业务协同合作,华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助力大渡河公司完成“云平台”架构建设,改变以往传统烟囱式IT建设带来的“投资大、利用低、效率差、不可靠”痛点,保障信息准确性,提升了公司决策主动性。
  用技术创新改变增长模式
  三年来,大渡河公司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中拔得头筹,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如今,技术创新成果已经显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创新思变的三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企业业务构架和技术构架,创建了互通互联的大渡河流域大数据中心,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大型水电流域智能决策管控关键技术,研发了智能安全帽、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屏柜智能钥匙等基于人工智能的成套安全管控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在11月29日中企联组织召开的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成果鉴定会上,10多位国内著名院士、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权威鉴定,见证诠释着大渡河公司以钉钉子精神建设智慧企业的铮铮脚步。
  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驾驭复杂和不确定性,大渡河公司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码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纯在智慧企业建设成果发布上表示,大渡河公司从三个方面的创新可以供我国企业借鉴:一是管理技术创新,二是管理组织创新,三是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融合而带来的模式创新。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认为:“大渡河公司开展智慧企业实践运用,是中国水电企业的引领者”。
  青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表示:“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积极探索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变革与创新,是对水电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对其他大型国有企业数字化、现代化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实力决定成败,赞誉实至名归。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犹如一系列组合拳,招招中的,企业的发展面貌和发展轨迹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工程建设领域,运用大坝填筑GPS质量监控系统,防止大坝填筑质量返工和不合格事件;运用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节约后续人工监测费约6000万元;在沙坪二级水电站智慧工程项目中,产生直接综合效益4500余万元,相关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在电力生产现场,运用巡检预警机器人取代人工作业,每年减少人工成本、管理成本400万元;运用了基于IEC61850全建模的智能水电站技术,每年节约费用400万元。通过定量降水预报、洪水资源化利用、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经济调度控制等先进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累计增发电量35亿kWh,产生经济效益7亿元,减少电煤消耗11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万吨。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全系统网络信息资源,计算机资源利用效率从25%提高到65%以上,而相关硬件数量由600台减少为200台,运维人员由50余人减少为10余人,机房占地面积由1500平米减少为500平米,节约设备投入、机房建设成本、电费成本以及运维费用超过1亿元。
编辑: 刘拓拓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建设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仅凭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建设,就能节约成本费用超过1亿元;依靠预报调控一体化平台,就可每年减少负荷调节工作量约3万次;通过定量降水预报等先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就能减少电煤消耗11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万吨……上述先进技术为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带来的变化,正是其近三年建设智慧企业引领创新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