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黑龙江90后特警捐髓救助浙江4岁血液病患儿

2018-04-12 19:3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哈尔滨4月12日消息(记者乔仁慧 通讯员李华虹 杨帆)4月12日8时30分,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采集室中的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转动。机器的一端连接着黑龙江省一名25岁的90后特警冯昊,另一端则支撑着一名浙江省4岁男童的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经过四个小时的努力,医生们成功采集到了180ml的造血干细胞混合液,这些救命的干细胞将搭乘最近一班飞机,由专人送往温州,带着特警的无私大爱与生命温度被注入到一名地中海贫血症患儿的血管中。至此,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成功完成了我国第7224例,我省第103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

  冯昊是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特警中队的一名特警,1993年出生。2015年6月,他在无偿献血后签署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成为了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一年,自己真的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通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被问到是否愿意捐献时,他爽快地答应了。

  “你好,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敢肯定,你一定非常可爱...昊爸爸可能没有机会见证你的成长,但我会一直关注你的健康...孩子加油!”采集开始之前,冯昊为小患儿写了一张卡片,称自己是“昊爸爸”,鼓励孩子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冯昊告诉记者,可能是因为太激动了,当针头扎进血管时,他几乎没有感到疼痛。他说,自己此前的体检、化验、打动员剂等等,所做的一切努力,为得就是这一刻。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医护人员很快就为他建立了血液采集通路,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转动,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

  据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李晓云介绍,此次采集是从右臂输出血液到分离机,经过干细胞提取后,再由左臂将血液输送回体内,整个循环采集过程需要4个小时,循环总量达10000ml,共采集干细胞混合液180ml。采集结束后,医生将对干细胞混合液做特殊处理,随即由专人搭乘航班送往浙江省患儿所在医院进行干细胞移植。医生介绍,该患儿患有地中海贫血症,这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目前无法依靠药物和输血进行根治,只能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根治性治疗,较为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症患儿一般在几岁时死亡。李晓云教授表示,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非常成熟,同时,此次移植的供体和受体血型与性别都相同,而且供体的年龄、身体条件和配型情况都很好,所以治疗效果是非常乐观的。

  据李晓云教授介绍,哈医大二院于2002年开展骨髓移植工作,作为全省具备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的三家医疗单位之一,2005年完成黑龙江省首例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已完成的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平均5年生存率达76%。

  “我们都知道血液里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造血干细胞就是它们的‘妈妈’。”李晓云教授解释到,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功能。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方法。通过放、化疗预处理加上异体造血干细胞植入,替代患病的造血组织,可以使白血病得到彻底治愈。异体造血细胞植入所产生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具有强大而持久的肿瘤杀伤作用,因此适用于那些放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措施难以治愈的血液病。

  一说起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们总会联想到抽取骨髓,令人望而却步。其实,采集方式有三种,骨髓采集、骨髓+外周血采集和外周血采集。目前,应用最多的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先使用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然后再从捐献者手臂静脉采集全血,通过血液细胞分离技术提取造血干细胞,最后再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到捐献者体内。在整个捐献过程中,根据个体差异,一部分人会感到轻微的骨痛,对身体没有伤害。捐献结束后,只要注意休息即可,没有必要进行特别进补。

编辑: 杜静

黑龙江90后特警捐髓救助浙江4岁血液病患儿

4月12日8时30分,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采集室中的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转动。机器的一端连接着黑龙江省一名25岁的90后特警冯昊,另一端则支撑着一名浙江省4岁男童的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经过四个小时的努力,医生们成功采集到了180ml的造血干细胞混合液,这些救命的干细胞将搭乘最近一班飞机,由专人送往温州,带着特警的无私大爱与生命温度被注入到一名地中海贫血症患儿的血管中。至此,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成功完成了我国第7224例,我省第103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