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湟谷地脱贫路】向农业产业化要效益

2018-07-11 09:2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西宁7月11日消息(记者张雷)河湟谷地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青海加快六盘山片区河湟谷地各区县农业产业化步伐,依托当地丰富的农畜禽产品资源,鼓励本省、吸引外省企业积极参与河湟谷地农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正在成为河湟谷地各族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返乡创业的撒拉族80后青年韩德清创办了青海化青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成为青海省最大的蛋禽养殖场和有机肥生产基地。

  韩德清创业成功不忘带动家乡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公司现有150名员工中,大多是来自附近4个村的贫困户,这些就近就地就业的贫困农民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化青公司还投资6300万元,在养殖基地建立了扶贫养殖产业园,其中政府投入捆绑产业扶贫资金1500万元,企业每年返还120万元红利注入县财政,统筹用到其它扶贫项目。  

这些新鲜鸡蛋当天就可进入西宁大小超市

  化青公司还与循化县及附近的互助县、海东市乐都区农牧、扶贫、农商银行合作,免费为三地贫困户发放鸡苗40万只,然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在民和县中川乡峡口村,当地政府引进山东女企业家丁俐妃投资成立了民和堡嘉隆特色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流转680户贫困户1500亩土地种植酿酒葡萄,建设了青海省首家葡萄酒厂、首家具有高原特色的葡萄酒庄,创出青海首个葡萄酒品牌,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项目。

  峡口村土族农民王录永以前四处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定,后来和妻子就近在堡嘉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务工,除了工资收入,去年还拿到2000元分红。

  公司总经理晋爱民介绍,当地贫困户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和分红,还有部分贫困户成为公司员工,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每年葡萄采摘季,公司还要聘用附近两个村500多户贫困农民做季节工,增加收入。今年公司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扩展到6000亩,将带动周边8个村2500户农民脱贫致富。

河湟谷地的酿酒葡萄园

  海东市乐都区是青海著名的“紫皮大蒜之乡”,紫皮大蒜种植面积达1.5万亩,而且拥有优质的富硒土壤。2014年乐都区富硒大蒜产业园建成,引进江苏企业家黄振荣投资成立了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以来,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万亩富硒紫皮大蒜良种繁育和种植基地,直接带动附近乡镇200多名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同时结合产业扶贫项目,给附近乡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种子、肥料等农资,指导农户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带动905户贫困户、3802人脱贫。

富硒大蒜系列产品

  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在乐都区富硒大蒜产业园建成了以富硒黑蒜为主的富硒大蒜系列产品和富硒马铃薯、富硒杂粮和乐都长辣椒等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形成了富硒肥料加工、富硒农产品种植、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富硒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15个乡镇41个村7500户大蒜种植农民增收致富。

  如今,在河湟谷地西宁市、海东市各县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成长,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园建设方兴未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蔬菜育种种植基地、饲草料加工基地,农畜产品物流基地……不断延长的农业产业链,引领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为六盘山片区青海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动力。

编辑: 郑睿

【河湟谷地脱贫路】向农业产业化要效益

河湟谷地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青海加快六盘山片区河湟谷地各区县农业产业化步伐,依托当地丰富的农畜禽产品资源,鼓励本省、吸引外省企业积极参与河湟谷地农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正在成为河湟谷地各族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