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阳7月19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州台记者周香馨)7月18日下午,贵州台记者从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召开的贵州省2018年就业扶贫工作现场观摩会上获悉,贵州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20余万人,下一步将推出七大举措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近年来,贵州省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6月底,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24.06万人,其中就业122.93万人,创业1.13万人。累计促进已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26.13万人,12.76万户已搬迁劳动力家庭已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占已搬迁劳动力家庭的97.7%。

  全省就业扶贫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目前贵州省仍有未脱贫贫困劳动力126.44万人,在全国排第三位,其中42.79万人还未就业,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33.84%,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占比较大。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2018年要实现就业24.79万人,2019年要实现就业14万人,2020年实现就业4万人,确保到2020年所有农村贫困劳动力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下一步,贵州将推出七大举措,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一是进一步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加强与人社部、省扶贫办、移民局等部门的数据比对,用好大数据手段,做到精准工作目标任务、精准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措施、精准分析劳动力需求状况、精准建立一批培训师资队伍、精准建设一批培训实训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点、作坊)、精准输出一批贫困劳动力、精准引回一批返乡创业人员。

  二是深化劳务协作切实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沟通联系,通过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等形式,搭建用工单位与贫困劳动力的供需平台。充分发挥劳务协作工作站的作用,收集一批适合贵州省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建立岗位信息的“数据库”。紧扣当地产业发展,结合“一村一品”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塑造当地劳务品牌,加强培育、宣传和推介,着力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劳务品牌,有效提高贵州省贫困劳动力的务工收入。

  三是搭建创新劳务组织化体系。加大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和就业扶贫劳务合作社的组建力度,全面实现各县劳务公司全覆盖。已组建劳务公司的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作用,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动力资源向劳动资产的转变;贵阳、遵义、安顺、铜仁、黔南等部分县还未建立劳务公司的,要在7月底前完成组建。大力推广“就业扶贫劳务公司+省内劳务合作社+贫困劳动力”模式,通过内引外联打通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实现劳务输出供需有效对接。

  四是加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载体建设。围绕当地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园区、各类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等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载体,大力推广苗绣、蜡染、银饰、竹编、手工针织等居家就业形态,通过落实好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次性补贴等扶持政策,帮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五是鼓励引导返乡创业就业。深入实施“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紧盯黔籍在外成功人士,通过召开返乡创业座谈会、恳谈会、见面会等形式,引导其回乡创业就业,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3次。同时,建立《黔籍创业成功人士台账》,重点进行沟通对接,加强宣传发动、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其返乡创业带动就业。

  六是全面实施农民全员培训。围绕“农民全员培训(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农民全员培训电视频道的作用,将视频培训与实操实训培训有机结合,实现农民技能培训全覆盖。不断加大扶贫同扶志、扶智的培训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内生动力。大规模开展订单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

  七是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加强与移民、扶贫等部门的对接,精准掌握贫困人口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情况;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单位,对已搬迁家庭逐户进行排查梳理,对2016年、2017年已搬迁有劳动力的家庭中未实现“一户一人”就业的,要尽快推荐就业,确保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2017年正在搬迁和2018年计划搬迁的,要详细掌握搬迁人员中劳动力和安置点的具体情况,根据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广泛收集岗位,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就业方案,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在搬迁后30天内至少一人以上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