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40年看青海]青藏高原上的美丽乡村

2018-12-18 14:09:00来源:央广网

青海果洛州玛沁县雪山乡党委政府(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央广网西宁12月18日消息(记者张雷 葛修远)12月1日至8日,央广网记者随“40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深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祁连山区,实地探访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高质量推动资源能源绿色开发,为各族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成效。今天刊出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40年看青海》第五篇《青藏高原上的美丽乡村》。

  青海是传统农牧业省,366个乡镇和4284个村分布在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祁连山区和柴达木盆地边缘。改革开放前,占全省人口70以上的各族农牧民大多分散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深山沟壑、高山草原,住着土平房、牦牛帐篷、毡房,传承着祖祖辈辈人拉牛耕、逐水草而居的传统农牧生产生活模式。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不断加大农牧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住房改造、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建设美丽乡村;引导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加工农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销售,转移就业外出打工增收。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农牧区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改善。

雪山乡藏族干部群众在“陶振华纪念馆”缅怀老书记(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12月7日,记者从西宁乘飞机,50分钟飞到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玛沁县,再乘车沿高速公路,一个小时,就来到距县城86公里、高原深处的雪山乡。

  雪山乡因坐落在与冈仁波齐、卡瓦博格齐名的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雪山脚下而得名。这里海拨4200米,是一个藏族牧业乡。牧民们世代生活在景色绝美、世外桃源般的高原峡谷,以前却因为与外界隔绝,过着近乎原始的游牧生活。

  40年前,雪山乡是雪山公社,是全县唯一不通公路的公社。只有一条山间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去一趟县城,步行要七八天,骑马也要三四天,经常有人畜掉下悬崖死伤。冬天大雪封山,与外界隔绝半年以上。

雪山乡乡长旦正才让在现场介绍当年修公路的情形(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在雪山乡政府楼上开设的“陶振华纪念馆”,雪山乡乡长旦正才让向记者讲述了老书记陶振华带领牧民修路的故事。

  1973年,来自山西的抗美援朝老兵陶振华接任雪山公社书记。通过走访调研,陶振华心里明白,修建通往外界的公路是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出路,也是乡亲们世代盼望却有感觉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当时的雪山公社,从集体到个人,都是“一穷二白”,除了有人力,拿什么来修路?

  陶振华费尽体力和口舌,走家串户说服干部群众树立信心,发动牧民“出劳力”组成修路队,用了两年时间,勘测路线,筹备资金物资,自制筑路工具和土炸药。

四十年前修的简易公路已被高速公路代替(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1975年5月1日,公路开建。陶振华带领牧民撸起袖子,扛起铁锹,挥舞十字镐,靠人拉肩扛,把筑路材料运到工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没有任何专业指导、任何装备保护的情况下,硬是靠人力,历时三年,建成了通往县城的54公里山路。

  今年63岁的老党员才三当年参加修路时才20岁,回忆起40年前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最危险的是人吊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凿石、打眼放炮。还有修建木桥时,人站在冰冷的河水里,用人墙挡住水流……”

  1978年10月1日,路修通了。才三坐着拖拉机,颠簸了三个小时,第一次来到县城。现在看来很受罪,但当时的他感觉很幸福。看到城里人都不住帐篷了,当时他就下决心,回去也要盖房子。 

雪山乡牧民居住的藏式风格楼房(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旦正才让带记者来到离乡政府不远处的峡谷,河对岸半山腰上,就是当年修的路,如今已废弃了。抬头向上看,高高在上跨越峡谷的,是新修的高速公路。

  旦正才让告诉记者:“通了高速公路,一个小时就能到县城。如今雪山乡594户牧民2029人,全住上的新房,有的还盖起了藏式楼房。外面来的游客多了,山里的农畜产品能卖出去了,不少人外出打工、经商,去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在青海,有不少乡村受所处地理环境制约,或出于生态保护需要,只能扶贫搬迁、生态移民。

长江源村民居(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12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村。2004年,长江源头7个村的128户牧民,响应三江源生态保护号召,从400公里外、海拔4700米的长江源搬迁到这里,住进政府修建的移民新村。

  长江源村“第一书记”秦大云介绍:“刚开始从山上下来,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原和牛羊,有些人还不适应,村民也不愿单靠政府生态补偿过日子。于是村里相继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还建起了养殖场、集贸市场,帮助村民就业创业。很多人开起了小卖部、小吃店、茶馆,甚至家庭作坊,还有的年轻人经营电商。不少村民还当上了草原管护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是搬迁以前的10倍。”

  在村里的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记者见到合作社理事长三木吉,她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和12个姐妹一起制作藏族手工艺品,今年赚了34万元,前两天刚分了红,少的两万,多的三万多。”

长江源村“第一书记”秦大云走访村民红星家(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今年9月,管道天然气进入长江源村,村民红星是首批用上天然气的60户村民之一。他对记者说:“以前在沱沱河草原住的时候,烧水做饭主要靠捡牛粪。搬到这里后用煤,又脏又辛苦。如今开通了天然气,燃气灶、热水器都能用上了,不仅能烧水、做饭,还可以洗澡、取暖,啥都方便。现在家家都有彩电、冰箱,基本上都买上车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长江源村隶属唐古拉山镇管辖,镇党委书记赵守元介绍:“村里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民族学校、卫生院。今年镇里还投入3000多万元,对长江源村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服务设施越来越齐全了。”

  12月4日,记者从海东市平安区乘车,沿着崭新的柏油路向大山中行驶25公里,在山脚下看到几栋样式别致、被白雪包裹的小木屋,这是三合镇庄科村村民经营的乡村旅游点。

长江源村的民族学校(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庄科村村民246户879人,耕地1750亩,人均不到2亩。以往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和劳务输出。由于位置偏远,三年前还为山大沟深阻碍致富而苦闷。

  2015年,驻村“第一书记”张生杰在走访调研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行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游的特色美丽乡村。一期项目投资1200万元,建成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停车场、游步道、烧烤木屋等。村民李大爷兴奋的告诉记者:“这两年游客逐渐多起来了,旅游旺季更是火爆的不得了,开个农家院、家庭宾馆、超市都可以挣到钱”。

  张生杰告诉记者,目前,二期项目中远期项目正在规划当中,最终形成旅游服务中心、民俗民宅体验区、牡丹小镇观光区、农家生活体验区“三区一中心”。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村集体统一集中流转土地,由公司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村集体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公司管理。通过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农户以入股分红及在企业务工的方式增加收入。

黄河岸边的德吉村(央广网发 尖扎县宣传部供图)

  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的打造和合理的管理经营理念,让庄科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去年底,科庄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52元,还辐射带动了周边9个村庄。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节点景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科庄村正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距离科庄村100多公里的黄河岸边,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在扶贫过程中也将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在黄河岸边打造起了特色旅游村落。

  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思路,尖扎县2016年投入6730万元,在昂拉乡河东修建住房251套,集中易地搬迁生存条件恶劣的浅脑山区7个乡镇251户946人,并命名为“德吉村”,藏语意为“幸福”,寄托着人们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德吉村依托黄河水利风景、气候、海拔、交通便利等优势,建成了休闲广场、码头、自驾游营地、露天沙滩、婚纱摄影基地、花海、农耕体验、30家农家乐、40个摊位构成的小吃广场、育苗合作社等旅游后续产业项目。

德吉村有着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央广网发 尖扎县宣传部供图)

  12月4日,记者来到德吉村,冬季鲜有游客,村民们都在忙着翻新农家院,增添新设施,准备明年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村民加羊索南告诉记者,2017年,他家3个月就挣了1万多元,明年预计能挣4万元。

  尖扎县文体广播旅游局副局长张非燕介绍,今年7月到10月三个月时间,游客达2万人次,综合收入320万元。当地贫困户开设的农家乐,最高收益一万八,最低收益也有三四千。

  据了解,青海省从2014年起启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每年选择300个村,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10多亿元,在1200个村庄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8%。

编辑: 郑睿

[40年看青海]青藏高原上的美丽乡村

12月1日至8日,央广网记者随“40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深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祁连山区,实地探访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高质量推动资源能源绿色开发,为各族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成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