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戈壁绿洲追梦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2019-04-12 15:07:00来源:央广网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宣部3月28日在河北西柏坡启动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4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杜金明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蹲点采访。

  从一个个地窝子到一幢幢高楼,从戈壁荒漠到现代花园新城,从无人之城到宜居之城,“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从诞生到发展,凝结了兵团三代人的血汗。如今,新老兵团人在兵团精神的指引下,正全力以赴建设美丽家园。

  打快板的王淑军

  “军垦第一连”是一个景点,位于新疆玛纳斯河西岸的石河子红山脚下兵团第八师一五二团境内,这里遗存着当年兵团屯垦戍边创业初期垦荒时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木轮牛车,木犁、石磨及近百幅垦荒时期的老照片。王淑军从44岁开始就在“军垦第一连”做讲解员,她用说快板的形式,向游客介绍兵团的历史,介绍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巨变。

  【蹲点日记】

  4月5日 星期五 农历三月初一 清明 晴

  今天下午,我和其他蹲点采访的同行乘车从石河子市出发一路向南,来到距市中心约20公里的“军垦第一连”。刚到门口,我就看到了穿着土黄色“军装“的王淑军,她左手拿着快板,笑呵呵地迎接我们。

王淑军正在打快板(央广网记者 杜金明 摄)

  “‘军垦第一连’并不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上的第一个垦荒连队,它是文化上的‘第一连’”。王淑军说,50年代初期,军垦连队在石河子是很多的,由于后来的开发和建设,很多连队驻地都失去了原貌,而这里是全疆保存较完整的。2002年,兵团第八师一五二团为了弘扬军垦文化,对连队遗迹进行了修复,建成了一个集参观、游览、娱乐为一体的红色景区。

  “打一段快板好不好?”介绍完“军垦第一连”的历史,王淑军似乎想亮绝活了。

  “打竹板,响连天。要想了解兵团创业史,就来军垦第一连……兵团创业初期有四怪:白面不吃留着卖,工资不花做贡献,全部住在地下面,刮风下雨也上班。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头顶一线天……”王淑军就这样边走边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年在石河子垦荒造田的历史,全在她的竹板里了。

  我开始追问起王淑军的身份来。

  原来,52岁的王淑军是军垦二代,她的父亲60年代来到石河子,在这里垦荒安家。王淑军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石河子一家酿酒厂工作。后来酒厂倒闭了,王淑军失业了。“军垦第一连”老连长胡有才打的一手好快板,退休后,也经常到这里做讲解员。胡有才认识王淑军,想收她为徒,教她打快板。2011年,王淑军正式拜师。

  “其实最初只是为了谋生,毕竟还要养家。”王淑军说,当时在“军垦第一连”做讲解员有工资,虽然不多,但也能贴补家用。“后来,师傅教的越来越多,我本身也是军垦二代,见证过父辈们艰辛,我越来越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兄弟姐妹四人,我的父亲给我们起的名字都很有意义,我哥哥叫王少红,我叫王淑军,我大妹妹叫王淑胜,小妹妹叫王淑利,四人的名字连起来就是‘红军胜利’。”王淑军说,父亲把对国家、对兵团、对石河子的感情也寄托在子女们身上,“他希望我们把家乡建设好。”

  “你的快板最想说给谁听?” 我问王淑军。

  “军垦第三代和第四代,像我的女儿,我想让他们了解兵团精神,了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还想让外地人听,让他们知道在祖国的大西北有这样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把所有的情和爱都留在了这里。”

  王淑军25岁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她尊重女儿的选择,她说兵团人应该志在四方,但是人在哪里就要把兵团精神带到哪里。她跟女儿有一个约定,“我说如果你到了30岁觉得工作不稳定,那你就回到石河子,用你学到的本领来建设家乡。”

  “我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兵团,如果能让他们看到我们新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能说服他们来石河子投资,那不更好吗?如果能到我们军垦第一连来投资,让我们的景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是也是我的自我价值的体现?我在给别人作讲解的时候,我也从游客的身上学到很多知识。他们来我们这里了解兵团历史,同时也把新的思维带给我们。”一个退休的人尚且能说出这样的话,付出这样的行动,我对王淑军刮目相看。

  “戈壁明珠石河子,闻名全国是典范。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北屯和奎屯,座座城市并体联,颗颗明珠金灿灿。说兵团,道兵团,兵团的变化说不完……”我们一行人准备离开“军垦第一连“的时候,王淑军又打了一段快板,那时她的眼里充满喜悦,脸上写满希望。

老马管护的防风基干林(央广网记者 杜金明 摄)

  明天,我准备去采访一个同样怀揣梦想、为家乡默默奉献的人,他就是驻守在沙漠腹地20多年,管护万亩林带的马晓华。

  护林员马晓华

  上个世纪60年代,马晓华的父亲马宗辉从甘肃老家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一五〇团二十五连做钳工,从此扎根边疆。1992年,马宗辉正式成为连队的林管员,而马晓华则应征入伍。1995年,马晓华拿着三等军功章复员回家,原本可以进入一五〇团效益最好的工厂成为一名“有身份”的工人,但马宗辉坚决不同意,硬是让儿子跟着自己,做起了更苦更累、工资不高的护林员工作。2006年,马宗辉因病去世,马晓华独自承担起管护万亩公益林、几百亩防风基干林的任务。马家父子两代人整整坚守了27年,马晓华更是把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茫茫戈壁。

  【蹲点日记】

  4月6日 星期六 农历三月初二 阴转小雨

  一五〇团在石河子北面,距石河子市大概有110公里。早上我们出发的时候天就阴下来了,车走到半路天空飘起了小雨。

  这一路上我看到最多的就是成片的白杨、榆树和沙枣树。除了耕地之外,能用上的空地几乎都没闲着,全都种上了树。此时正值初春,虽然还看不到成片的绿色,但我仍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看到了与沙漠为邻的人们对树的敬畏。

  大约12:30,我们抵达了一五〇团,在一个叫 “驼铃梦坡”的沙漠景区短暂停留后,我们直奔马晓华工作的地方。实际上,到了一五〇团,就是进入了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腹地。这里三面环沙,而马晓华工作的地方,正是一五〇团的最北边。

  车沿着崎岖不平的乡道往北行驶,穿过成片的棉花田,走了10几公里后,我在一片林带和棉花田之间看到零星地散落的几座房子,我们的车停在了一座土坯和砖混合建造的房子旁边,马晓华从屋子里走出来。他黝黑的脸庞,胡子拉碴,发际线已经越过头顶,1972年出生的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不少。

  我已经决定晚上住在马晓华这里,体验一下他的工作和生活。为了尽快熟络起来,我便直接喊他老马。

  老马住的房子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造的,当地林科所的工作人员在这住过。房子一共三间,老马住的是东边的两间,加起来约有60平方米,进门的一间用来放杂物,里屋是卧室。老马的卧室陈设很简单,最北面放了一张钢丝床,南边有张桌子放着餐具,旁边还有一张不到一米高的小餐桌。屋子中间是煤炉。屋子里有三样家电,一台老彩电,一个电磁炉,一个电热水壶。每年的4月到10月,老马都是一个人住在这里,守护着万亩公益林和600多亩防风基干林。冬天回到团场的家。因为工作性质,老马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到一个人,久而久之,老马习惯了远离人群的生活,不喜欢与人交流。

  老马管护的防风基干林就在屋后,沿着耕地的边缘种植,有10几公里长,平均宽度在50米上下,属于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主要种植的是榆树、胡杨和沙枣树;公益林主要是梭梭和红柳。他平常的工作就是灌溉、修枝、打药、补苗、管护树木。老马眼前的工作是为灌溉做准备,他前几天摸了一下情况,今年要增加4个出水口,至少有两个出水阀门要更换。

  我和老马简单吃了晚饭,饭后他喜欢到防风林旁边走一走。晚上8:30,太阳渐渐落山了,伴着落日,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林子里唱着歌,来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上的风从树林北面吹来,树叶和林边的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

  明天一早,老马就要开工了。

  【蹲点日记】

  4月7日 星期日 农历三月初三 晴

  老马早上7点就起床了,我也跟着起来。

马晓华的早饭是馒头就茶水(央广网记者 杜金明 摄)

  他洗漱好之后用电磁炉热了几个馒头,烧了一壶茶水。“每天都这么吃吗?”我问。“差不多。”老马说,有时候一天三顿都是馒头就茶水,偶尔也会煮米饭,炒一个菜能吃两天。

  生活用水是从20公里外的团场运过来的,我知道宝贵,用得很小心。

  吃完早饭,老马先把摩托车点火,早上温度低,需要热车。在沙漠里摩托车非常适用,这些年老马骑坏的摩托车也有四五台了,这台老嘉陵已经陪伴他快10年了,他舍不得换。

  8点钟,热车完毕,老马带上铁锹、钻头、扳手、出水阀门等工具、设备,载着我出发了。今天上午计划安装4个出水口,安装地点很分散,最远的有4—5公里。老马说,以前灌溉用的是河水,引水很麻烦;后来改用地下水,沿着林带的走向,在地下70厘米左右的地方埋上一条主管道,管道有大海碗口粗细。根据地形,一般是每隔10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如果地形复杂高低不平,就要增加出水口的密度。

  “每年都会增加几个出水口,这样能提高效率。”老马说,现在估摸着有100多个出水口了,灌溉一次大约要10—15天,但这些树林不是灌溉一次就完了,后续还需要不断补水。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老马最忙的时候,他预计今年第一次灌溉会在5月初。

老马在安装出水阀门(央广网记者 杜金明 摄)

  挖土,在主管道上打洞,安装阀门,把土回填,就这样,11:30左右,老马装好了4个出水阀门。

  “有时候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不后悔。”老马说,一开始他是有些不理解父亲,但后来他懂了,“这个工作没人愿意干,但我父亲对这片林子有感情,他希望我能代替他一直守下去。”老马说,慢慢地,他对这里的每一棵树也都有了感情,“这里有一批树是2004年栽的,那年正好我儿子出生,它们跟我的孩子一样,我看着长大的。”

  “等你儿子长大了,你会让他做护林员吗?”

  “我不会强迫他,如果他愿意我就支持他。”老马说,植树造林、守林护林是造福子孙的事,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现在已经看到了效果,林子挡住了风沙,棉花增产了,城市干净了。” 老马接着说:“但是光凭我一个人是不行的,要靠几代人一起努力。环境好了,我们的孩子就愿意留下来,外面的人也愿意进来。”

  “以前总有人问我寂寞吗,这怎么说呢,你生活在城市里,那么多人也会寂寞,我只要精神不寂寞就行了。”老马说。

  吴昊:家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32岁的吴昊原本在大连一家设计规划公司任职,2015年8月,他随大连市一名援疆干部来到石河子,做技术援助。2017年8月,那名干部援疆期满回到了大连,但吴昊选择留在石河子。今年1月份,他正式就任石河子市规划局副局长。

  【蹲点日记】

  4月8日 星期一 农历三月初四 晴

  我跟吴昊约好早上在市政府做专访,见面后没说几句话他就去开早会了,一直到中午12点多才出来。谁知刚出来又被叫到楼上,我也跟着上去了。

吴昊(左一)在开会(央广网记者 杜金明 摄)

  在楼上,八师石河子市总工程师张强给水利、规划等部门布置了任务,石河子要建设全新的城市绿化带灌溉系统,由从前的地下水灌溉改为地表水灌溉,这样能大大节省用水成本。吴昊的任务是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讨论,确定哪些市政工程可以一并施工。

  吴昊下午特意到市区的西防风林带跑了一趟,那里的景观提升工程很快就要动工了。“要用脚去丈量城市,你在办公室再看地图,那也只是一种辅助,你不会有直观感受。我一般都是在办公室看看图,再到现场来。” 吴昊说,石河子正在打造公园城市,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马虎不得。

  “家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吴昊说,他的角色是从客人到主人,客人早晚要离开,一旦在这任职,这就是你的家,就要跟这座城市一并成长,一并发展。城市有城市的发展目标,个人有个人的目标。

  “石河子哪里吸引了你?”我问他。

  “我觉得石河子非常包容,只要你来了,(这里的人)会不断吸纳你好的东西,转化成一个好的城市建设思路。这个城市的文化永远是特别包容,它不会让你努力去适应它。”吴昊说。

  吴昊说,他从大连走出来,大连养育了他,大连未来的发展却不是他能左右的,“这里不一样,我投身到这里,未来石河子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我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

  吴昊说他有个梦想,就是拿起手中的“笔”,把石河子这张“图”描绘好。“原来我的理想就是干好城市规划,在一张纸上描绘未来,我现在找到一片特别好热土,我适合在这里,把这个美好蓝图继续描绘下去。这片热土,又赋予你其它的历史使命——兵团维稳戍边。这些意义叠加在一起,就会让你觉得离不开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杜金明)

编辑: 魏文欣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戈壁绿洲追梦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宣部3月28日在河北西柏坡启动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