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中车长客 感受“大国工匠”的创造力

2019-04-24 15:18:00来源:央广网

焊接大师李万君在培训青工(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央广网长春4月24日消息(记者刘源源)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摇篮。今年,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65年风雨历程。从国家“一五”时期重点企业、60年代造出我国第一列地铁客车开始,长客的产品曾经占据了中国轨道客车市场半壁江山。进入新世纪,长客生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国际市场再领风骚,产品走出国门,出口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沙特、新加坡、新西兰、阿根廷、埃塞俄比亚、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车数量累计超过8900辆,签约额超过120亿美元。

记者刘源源采访开创一线工人自行编制自动焊大型程序先河的谢元立大师(央广网发 蒋民 摄)

  “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的基石。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长客对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视,对“大国工匠”的培养。

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调试电工罗昭强大师创造了“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老国企长客,打破了传统的一个师父带一个徒弟,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限,创造了“大师工作室”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他们注意选拔主力工种的优秀技师,成立了10个大师工作室,遍布公司的焊接、机器人、电器调试等主力工种。通过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让一个师傅总结的经验,带出一批又一批的徒弟,形成了如今“1+1大于2”的合力。比如闻名全国的“李万君焊接大师工作室”9年时间,李万君把自己的技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通过300多项培训,2万人次的焊工在这里受到规范的高质量培训,焊接技能得到了整体提升。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配车间(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采访中记者看到,大师工作室在技术攻关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谢元立大师工作室,开创了一线工人自行编制自动焊大型程序的先河;还有刚刚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调试电工罗昭强大师创造的“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目前已经在中车各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各路局和20余所职业院校广泛应用,解决采用真实车辆培训员工风险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创经济效益约5.02亿元。

最新一代地铁的驾驶室(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如今,在一批工人大师的带领下,长客在中国制造上已经拿到了多项创新成果,实实在在的把“大国工匠”精、细、严、实的精神,运用在了中国制造上,为中国的高铁制造源源不断的输送着技术人才。如果说长客的这些国家级技能大师、劳动模范、发明能手,是引领长客发展创新的“龙头”,那么更多平凡的、技艺精湛的一线产业工人组成的,就是长客这个中国制造“巨龙”的“脊梁”和“四肢”。在他们身上,记者看到了敬业勤劳,看到了一丝不苟,看到了他们挥洒汗水时折射出的光芒。长客工人师傅的一句话,让记者至今记忆犹新,他们说:“每一条焊缝,都代表了国家制造的水平。把自己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那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编辑: 郑睿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中车长客 感受“大国工匠”的创造力

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摇篮。今年,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65年风雨历程。从国家“一五”时期重点企业、60年代造出我国第一列地铁客车开始,长客的产品曾经占据了中国轨道客车市场半壁江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