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小城之夏·采访手记】边城紫阳的两“多”

2019-07-11 09:16:00来源:央广网

  紫阳是一座我既陌生又熟悉的县城。

  说它陌生,是因为工作十二年,采访跑过了陕西107个县中的大部分,为数不多的几个“漏网之鱼”中,便有紫阳。

  说它熟悉,是因为虽未曾踏上那片土地,双耳却早已灌满了紫阳“拳头产品”的赫赫威名,过去是名满三秦的“紫阳富硒茶”“紫阳民歌”,后来是享誉神州的“紫阳修脚师”。

  紫阳县地处陕西最南端,是陕西的南大门,隶属于安康市,与重庆城口、四川万源接壤。带着好奇,我们从西安驱车南下200余公里,沿着包茂高速,去秦岭巴山之中,寻访这座陕川渝交界处的山地小城。

  山地小城果然名不虚传。紫阳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山多路陡。自打进县城开始,几乎未见平地。询问当地人得知,汉江、任河将紫阳县境分割为大巴山区、米仓山区和凤凰山区三部分,三山夹两沟,造就了紫阳峡谷深邃、峰岭陡峭的基本地貌。

  去往茶园的山路(刘涛 摄)

  头天采访,陡峭的山路就给大伙来了个“下马威”。去麻柳镇茶园采访的途中,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租来的三辆出租车鱼贯而行,载着大家上山寻茶。山路弯急、路窄、坡陡,加之雨天路滑,在几个爬坡点,眼见得车头快翘起来,司机咬紧牙关、猛踩油门、疾驰而上,方能确保车子不向后溜。车后便是悬崖,一旦滑下去,后果可想而知。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屏气凝神,不由自主伸手拉紧车窗上方把手,双脚脚趾紧扣、小腿紧绷、蹬紧地面。偷眼观瞧坐在后排的女同事,同样脸色煞白说不出话。车到山顶平缓处,大家终于松了口气。司机“抱怨”:“早知道是这个路,给多少车钱也不跑这趟活儿!”

  尽管陡峭,但好在如今的紫阳基本到处修通了硬化路。蜿蜒在山间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村道,让当年的天堑变成今朝的通途,群众进出大山早已不是问题。但看到车窗外壁立千仞、沟壑纵横,我还是不由地想到,当年这里道路是怎样的险峻、泥泞,环境是怎样的闭塞,经济是怎样的落后,日子是怎样的艰难!

  除了山多,紫阳还有一“多”——移民多。别看山大沟深,紫阳的移民史却由来已久。紫阳县旧志称:明成化年间紫阳置县时仅有土著老户37家。明崇祯时应税丁数“增至四千五百九十八丁”,按当时丁口比例推算,有人口1.4万余人;经过明末清初的户口消耗和清代前期的大移民,到乾隆四十年人口增至近2.6万人;乾隆五十二年增至2.9万人;嘉庆十七年增至5.9万人;道光十八年增至12.78万人。如此急剧地增长,主要因流民大量迁入定居所致。移民中,以湖北、四川、湖南、安徽人居多,江西、福建、广东人次之。如今的紫阳人中,不少为移民后裔,聊起家史,总能找出几个南方亲戚。

  人口的大迁徙不仅促进了紫阳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采访中发现,这里的民歌“北地南腔”,这里的饮食“南北融汇”,其他民俗风情、方言土语等也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的浓重印记。

  就拿我们采访的“紫阳民歌”来说,紫阳的南部高山区四川移民比较集中,这里的山歌号子高亢明亮、拖腔悠长、尾音下滑,具有浓郁四川民歌特色;而在汉江流域的城关镇等地,聚居着大批来此经商的两湖及江南商贾的后裔,这里所传唱的小调歌词,相当一部分都反映了市民生活情调。这里的民歌具有音调平和、旋律优美、柔丽婉转的南方音乐特点,与音域宽广的山歌号子、山歌调子形成鲜明对比。

  因移民而兴盛的山城紫阳,山高、茶香、歌美、人勤。它与滚滚汉江水一样,不断奔涌着向前。几天的采访下来,我深深感受到紫阳人身上那种南北兼具的乐观、豁达、不服输的性格。没有什么困难是放开喉咙唱上一首山歌化解不了的。如果有,再来一首!(记者刘涛)

编辑: 张乔

【小城之夏·采访手记】边城紫阳的两“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