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阳10月17日消息(记者王珩)“忙是忙了点,但干得多挣得多,没有理由不好好干嘛。”居民杨启艳笑着说,现在收入稳定,生活方便,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杨启艳是开阳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今年6月从开阳县花梨镇深山里搬迁到县城东湖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她就参加了当地组织的就业培训,并在集中安置点配套的社区农贸市场做起了生意。

  杨启艳一家的满意得益于贵阳市通过将搬迁与产业扶贫、社区管理服务相结合,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为搬迁群众解除后顾之忧,成功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发展的新路子。

  自2016年以来,贵阳市严格按照“六个坚持”要求,大力开展“共筑行动”,纵深推进“五个体系”建设,真正实现“实施一个项目,安置一方群众,脱贫一批家庭”,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如何解决贫困群众生存与发展问题,贵阳市制定出台了30余个文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共实施搬迁12090人,2017年项目2042人全部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项目10048人全部为交通不便、群众认可度高的同步搬迁人口。严把工程质量关口。在县城规划区域内选址,按照商品房标准建设,落实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及时开展阶段性质检和竣工验收,为群众建设好房子。

  围绕“贫困户搬迁后生活怎么办”问题,贵阳出台《中共贵阳市委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实施意见》《贵阳市开展“共筑行动”推进搬迁群众融和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共筑行动”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通知》,充分调动和激发搬迁农户、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增强后续发展能力,推动“五个体系”建设纵深发展,不断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就是要村民脱贫致富。”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胜松说,“我们不是一搬了之,而是充分考虑如何促进贫困农户增收。因此,我们把易地搬迁和扶贫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安居方能乐业。通过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四大系统工程,贵阳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每户都有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目前,贵阳市已引进扶贫车间4个,可安排群众就地就近就业450余人;开阳县正在建设的12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完工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