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6日消息(记者赵家慧)11月的青海湖,气温已降至零度。这样的高山冷水,最适宜青海湖裸鲤的生存。自1982年以来,青海省政府先后进行了5次限产封湖育鱼,才让青海湖裸鲤的资源量由2002年的2592吨,增长到了2018年的8.8万吨。

 

冬日青海湖(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水中有鱼,空中才有鸟。对游客而言,展翅飞翔的水鸟是最值得晒朋友圈的照片,而对于守护青海湖25年的侯元生来说,它们是青海湖生态极其重要的“指示性物种”。

  “1994年我刚来这里时,工作环境非常简陋。由于供电不稳定,冬季只能烧煤取暖,煤用完了就只有捡牛粪、烧牛粪。“侯元生也想过放弃,但在参加了多次保护动物科研项目后,他坚定了留在这里的决心。

  从1996年至今,青海湖区域的鸟类从164种增加到了225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17%,每年更有近30万只鸟来到青海湖栖息繁殖,“在我看来,这些年青海湖最大的变化就是变美了。”侯元生说。

 

冬日青海湖(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如果从飞鸟的角度俯瞰青海湖,会发现这几年青海湖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对于这一点,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感触良多。在工作的17年里,何玉邦亲眼见证了青海湖从大到小,又由小到大的全过程。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流域气温上升,降水量、河流径流量、高山冰川和积雪融水量的增加,是青海湖水位回升的绝佳条件。“当真是桑田变沧海。这一切离不开大自然的力量,也离不开我们自己的努力。”

 

冬日青海湖(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2004年我刚参加工作,那年青海湖面积萎缩至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低谷。”今年,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549.38平方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20.08平方公里。整体水位高度上升了3米,恢复到了1961年的水平,生态持续向好的青海湖生态平衡系统初步形成,“再有几年,水位应该就能回到195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了。”

  生态环境恢复,落实治理是关键。2007年,青海省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开始,共投资15.7亿余元,范围涉及海北州刚察、海晏县,海西州天峻县,海南州共和县的25个乡镇、130个村及环湖4个国有农牧场,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并先后投入1.78亿余元,实施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近50余项,更与中科院建立联合科研基地,加大数字化保护区建设,建成了数字监控网络系统,成为全国最早实现保护区核心地区视频网络监控的自然保护区。

 

冬日青海湖(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经过努力,青海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全省90%的区域列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21.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2%。

  保护区定边确界工作也在加快进行。自2017年4月起,历时2年经10余次推进,如今保护区管控总面积为5560平方公里,比原规划4952平方公里增加608.3平方公里。青海湖生态自然保护区也从最初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简单看护、管护,转向现在对整个区域生态平衡系统的有效管理。

 

冬日青海湖(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生物种类的多元化。目前,青海湖区域兽类动物有41种,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9种,湖区现有种子植物445种。黑颈鹤由30余只增长到现有的130余只,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的数量更是由2004年的257只,增加到了2018年的2793只,这是开展普氏原羚监测以来的最高值。

  随着青海湖生态环境好转,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也在逐年增长。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任勇说,“周围的县城要承担起服务功能,让游客们玩在青海湖,吃住在乡镇。”

 

刚察县城乡环境整治中所建的现代化公厕(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以坐落于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为例,累计投资5.94亿元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修复。刚察县城管局局长潘海鹏告诉记者,“在县城,步行十分钟一定有一间现代化公厕。生活污水及废物处置方面,我们也做了科学的升级。”

  景区周边城镇环境质量和面貌的全面提升,不仅使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更为青海湖旅游业发展找到了强劲的支撑。旅游收入由2008年的3849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5.62亿元,增长了14.6倍。

  下一步,青海省将继续在建章立制规范治理上下功夫,在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编制青海湖等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争取纳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