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1月22日消息(记者郑澍)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9年增选院士名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的乳腺外科专家宋尔卫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戴永久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每两年评选一次,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2019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新当选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
  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9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名。新当选外籍院士共来自12个国家,其中美国8人,法国2人,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荷兰、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英国各1人;哈萨克斯坦、意大利2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20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有5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候选人当选。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33人,外籍院士108人。
  宋尔卫: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
  据悉,宋尔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2019年中山大学医科唯一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尔卫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国内早期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并发现保乳术保留的肿瘤微环境组织对后续抗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他围绕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分离鉴定了重要促癌细胞因子的受体,揭示了微环境的免疫调控新通路;发现了长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肿瘤微环境细胞信号传导的新功能,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
  这些系统性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曾两度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及2018年),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戴永久: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官网显示,戴永久是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
  戴永久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 (IAP94, CLM, 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 
  2016年2月,戴永久任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现兼任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JAMES-AGU)、《气候与环境研究》杂志副主编、《气象学报》杂志常务编委、 《大气科学》杂志编委、《高原气象》杂志编委、《大气科学学报》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城市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